批評的批評

余創豪


在一個開放的社會中,批評是必然存在的,不論是文學批評、政論、社評、 影評、馬評、狗評 …… 總會有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表示不同的意見。不過 對批評本身卻有兩種不同的批評:

一種意見是:批評者本身若不能做得比被評者更好,或者不具備與被評者 相若的水平,那麼他便沒有資格批評。例如神學家亞當斯曾寫過一本名叫「成功 的輔導」(Competence to Counseling)一書,他力斥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羅渣士(Carl Rogers)的心理學不行。一位讀心理學的朋友卻不以為然,他說 亞當斯本人根本未讀過心理學,又怎可以說心理學無用?

又例如一些香港大學學生曾經批評某神學傳統,神學家溫偉耀直斥那些學 生不夠格去批評,只宜把其言論寫在日記中,他說自己以前認為愛因斯坦的「相 對論」有破綻,但一位唸科學的朋友勸他多看幾本書才發表言論,後來他讀了一 個物理學學位,才慶幸自己從前只是把「反相對論」寫在日記中,而不是公開發 表。

但另一種意見則是:難道食客在餐廳中吃到難吃的東西,廚子對客人說: 「你來煮吧」?又或者一個電影欣賞者看了一齣「鎚仔戲」而呻笨時,難道導演 對他說:「你來拍一部片吧」?這一派認為批評者只須具備欣賞的能力便足夠。

我個人認為,批評者未必要有與受評者對某學科相若的水平,但至少要具 備以下的條件與態度:

1. 要在另一門學問上有相當的水平:再用上述亞當斯的例子,我認為以神 學立場去批評心理學亦未嘗不可,跨科際對話,正是因為「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又如法學家菲臘約翰生(Philip Johnson) 曾著有「審判達爾文」(Darwin on trial) 一書,在書中他以律師法官、而非生物學家的眼光,去衡量「進化論」 的証據是否充份。

2. 要明白作者的目的:我有一位同學,曾批評著名詩人王良和名過其實, 因為他在「新穗詩刊」第六期中的詩作「窗」,意象不統一,結構散亂 ……。 後來我親身與王良和交談,問起他那首詩時,他告訴我他根本沒有打算在那首詩 中營造意象。

3. 要明白作者的限制:清初桐城派文人方苞曾寫有明將史可法的傳記,有 人評他不應略去史可法對抗清軍的轟烈事蹟,但不要忘記,作者是處身在清廷之 統治下啊!又如中國導演田壯壯左九三年之作品「藍風箏」,在海外上映時嬴得 好評如潮,初看之時,我覺得這電影欠缺新意,它所披露關於反右、大躍進、文 化大革命等悲劇,不少人都耳熟能詳,而且,這電影並沒有將悲劇之所以發生的 深層中國文化問題挖掘出來。可是話又說回來,反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歷 史一直是「禁區」,一個中國導演能夠如此大膽,已算是難能可貴。

4. 要區分開資料與觀點:一部作品之好壞,往往不能由觀點定出,不同之 角度、假設,自會導出不同的意見。問題之關鍵是,作者之資料是否能支持其結 論,套用一個研究方法的名詞,是有沒有「內在正確性」(Internal validity)。 神學家余達心曾批評馬有藻所著的神學思想史大有問題,司馬長風的文學史、中 國近代史亦甚受非議,因為二人在資料上弄錯、弄漏了不少。所以批評者與其在 觀點上打圈子,不如檢查一下作者的資料。

5. 要了解什麼應評、什麼不應評:美學家克羅齊說:「詩人在批評中死去。」 有些東西,如詩、畫、美女 …… 只宜整體去領受、欣賞,不宜用科學方法去肢 解。

以上是我對批評的批評,歡迎各位對我的批評的批評作出批評。

(原載於「澳門日報」1987.4.13 修改於2000.8.13)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