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冰心在【寄小讀者】曾經說過大約這樣的話:平凡有平凡的美,因為沒有平凡,便顯不出偉大。我進一步說:不但平凡的事物可以是美麗,甚至不足、缺陷的東西也能夠擁有一份獨特的美感。昨天的一次經歷,更加印證了這種觀點。

我跟一位朋友參觀一些攝影作品,當我的朋友看到其中一張發黃而且焦距不清的照片時,她讚嘆地說:「真是美麗啊!那種顏色很有懷舊味道,相中人還有一種朦朧美。」那幅照片的題目是Beatrice,是在一八六六年拍攝的一幅人像。我說: 「照片有這樣的顏色,是由於在上一個世紀相紙和沖晒藥水都很原始,所以相片變成黃色,那不是藝術家有意去懷舊,而是照片本身就是很舊。至於人物很朦朧,第一,從前的相機鏡頭打磨得不是很平滑,第二,從前菲林的感光不是很靈敏,需要長一點時間去曝光,模特兒小小的搖動,都會令照片的焦距不清晰。」縱使這幀照片有很多技術上的缺陷,但它仍然不失為一件上乘的藝術品,不然也不會有人把它保存超過一百年,並且現在拿出來展覽。」這種評價並不是基於攝影器材上的限制來考慮,我的朋友完全不知道以上的背景,但對相片第一眼的直覺,就是那種扣人心弦的美。

我還有另外一次缺陷美的經歷,在大約十年前我剛剛接觸電腦繪圖時,我用了十分低成本的亞米加(Amiga)電腦創造了一些作品,那些電腦連硬碟也沒有,一切運作都依賴在一張磁碟上的電腦程式,可想而知其效能是何等微弱。不過,我是敝帚自珍,後來我把那些作為練習的作品,放在自己的網址。不久之前,我卻接到一封電子郵件,一位參觀過我網址的「網中人」,表示很喜歡我的電腦繪圖,他的評語大概如下:今天很多人都利用高效能電腦,製造幾乎可以亂真的圖像,但你的電腦圖形好像木刻,有一種反樸歸真的美。由有缺陷的電腦儀器而產生有缺陷的作品,竟然得到這些溢美過譽之詞,實在令我有點意外。

有人會說:「缺陷是在工具上,而不是在作品上,作品仍然是完美,所以缺陷美之說不能成立。」在上面兩個例子中,如果以圖片的微粒密度和解析度等等的標準來衡量,我不能否認作品本身是有缺陷。也許,圓滿與缺陷都只是相對,一百年後,肯定人類會發明出更高水準的攝影器材和電腦儀器,但人類的審美眼光卻不會因為物質條件的改善而厚今薄古。

能夠在時代的限制中盡我所能,缺陷也可變成圓滿。

 1998.3.9




Link to my computer images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