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和日落是一樣的嗎?

 

余創豪

我欣賞過很多次旭日東昇和紅日西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日落是在亞歷桑拿州大峽谷北緣的皇家開普敦(Cape Royal),而最壯觀的日出是在猶他州峽谷國家公園的平台拱橋(Mesa Arch)。但在某種意義上,夕陽與晨曦是相同的。

皇家開普敦是大峽谷北緣最南端的景點,在這裡你可以享受在北緣中最遼闊的全景俯瞰。皇家開普敦的形狀像一個寶座,傍晚時分,王者在陽光下淋浴,突然他展現一襲奪目耀哏的金袍,彷彿向世界宣告:我就是萬王之王。然而,這一刻是非常短暫的,幾分鐘後,王位會越來越暗淡,夜的帷幕逐漸低垂。遊客、攝影師、遠足者逐個離開,不久之前君臨天下,轉瞬間寶座前卻再沒有朝拜者。

難怪許多文學和流行文化都以日落比喻衰敗和傷感。例如李商隱的《登樂遊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馬致遠的《天淨沙》:「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在流行曲中,梅豔芳的《夕陽之歌》已經是膾炙人口:「斜陽無限,無奈只一息間燦爛,隨雲霞漸散,逝去的光彩不復還。」梅豔芳的另一首歌《赤的疑惑》亦有同樣的意像:「似夕陽在散餘輝,將消失在可見未來。」此外還有雷安娜的《人在旅途灑淚時》:「看夕陽,正豔紅,誰料正是哭別時。」李台元的《歸》也是異曲同工:「夕陽餘暉在天際,兩三襲白雲浮移,晚風伴暮色沈寂,輕舟翩翩晃孤影……能否載我離愁東去。」

黎明,似乎給予人們相反的感覺。坐落在峽谷地國家公園的平台拱橋以日出景色見稱,我在清晨六點左右抵達平台拱橋,我是第一個到達的遊人,但幾分鐘後,越來越多攝影師和遊客抵步,最後整個範圍滿佈三腳架,我必須小心行走,不然會撞翻人家的相機。平台拱橋是一扇天然侵蝕造成的拱門。當太陽升起時,拱橋的底部變成橙色,拱橋背後的太陽散發光芒,像利劍穿破長空,震懾九霄。

然而,一曲舞停劍收鞘,長袖紅裳隨音消,最好的時刻過去之後,遊客、攝影師、登山者一個個離去。曾經擁擠得摩肩接踵的熱門名勝,突然間轉回冷冷清清。日出和日落之間的差異是什麼呢?許多文學和通俗文化把日出比喻為偉大人物和黃金時代,如中國內地的歌曲《大哉孔子》,第一句是「東方破曉。」但不管我們如何將朝陽浪漫化,不管紅太陽怎麼壯麗,在現實中,經過短暫的時刻之後,我們便遠離東方紅。大多數遊客和攝影師對日出和日落的態度是相同的。

許多古老文化都有崇拜太陽的儀式,例如羅馬帝國、埃及、印度、南美文化。這是可以理解的,日出的光亮驅逐黑暗,是一個正義贏了邪惡的生動象徵。但基督教是一個例外,基督教沒有太陽崇拜。

熟悉哲學和邏輯的讀者會知道,事物的先後次序並不一定意味著因果關係。黑夜緊隨白天而來,白天也跟隨黑夜,但白天不是夜晚的成因,反之亦然。日出沒有驅逐夜晚,同樣的道理,黑夜亦沒有打敗了夕陽。在壯麗的日出背後,其實隱藏住更加偉大的力量。

 

2012.6.3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