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反叛英雄

 
 

余創豪

 


提及一八四二年, 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記起鴉片戰爭,在同一年,太平洋彼岸亦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歷史事件。由一八三六到四五年,德薩斯是一個獨立國家,後來才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一八三九年奧斯汀是德薩斯共和國的首都,但德薩斯總統認為奧斯汀並不適合建都,所以他打算遷都到侯斯頓。奧斯汀居民反對這項決定,一八四二年總統派遣軍隊到奧斯汀搬走政府檔案,當時有一位名叫伊芭莉(Angelina Eberly)的旅店老闆娘發現了政府軍的行動,於是她跑到用來保護城市的大炮前面,向軍隊開了一砲,雖然這一砲沒有命中軍隊,但轟然巨響驚動了奧斯汀居民,他們衝出來攔截軍隊,取回所有檔案。

總統未經國會授權而擅自遷都和挪動文件,這的確不對,但這並不是拷打戰俘、違犯人權、橫徵暴斂之類傷天害理的事情,真的值得為一堆紙張而開砲嗎? 伊芭莉魯莽開火,沒有造成人命傷亡已算是萬幸。

我在多篇文章裏面曾經再三強調,今人不應該以現代眼光苛責古人,為什麼在這裏我好像出爾反爾呢?其實,我所批評的對象並不是伊芭莉,而是在百多年之後歌頌其功績的奧斯汀居民。在二零零四年奧斯汀市為了紀念伊芭莉的英勇行動,便在議會大道樹立了伊芭莉開砲的雕像,開幕當日奧斯汀市隆重其事,關閉了議會大道其中一段,以便公眾參加揭幕儀式,出席揭幕儀式的嘉賓包括了澳大利亞大使和奧斯汀市長,德薩斯大學樂隊在現場演奏,奧斯汀劇院還有特別節目助興。奧斯汀市宣告:「沒有伊芭莉,現在德薩斯的首府會是侯斯頓,而不是奧斯汀。」其實,首府在奧斯汀還是侯斯頓,真的重要到要開火力爭嗎?無論如何,這一段美利堅歷史小插曲,可以反映出美國文化那種反叛精神的悠久傳統。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向政府軍開火而不是和平抗議的伊芭莉,早已被定罪為搗亂份子而𠄘受牢獄之災,在美利堅她卻被尊祟為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

Top: Texas State Capitol in Austin

Right: The statue of Angelina Eberly on Congress Road

這種文化特徵在現代仍然繼續保留,舉例說,二零零五年八大工業國高峰會議(G8 Summit)在舊金山舉行,高峰會議吸引了一大批示威者,最後反峰會示威演變成暴動,一些抗議者甚至試圖焚燒警車。一位業餘記者錄影了整個過程,後來聯邦調查局(FBI)要求這位記者交出光碟,以便警方能辨認嫌疑犯。但記者卻一口拒絕,他的理據是:暴露了疑犯的身份會「打開洪水門」(open the flood gate),聯邦調查局可能不僅會追究出現在錄影片上的人,而且會株連和疑犯有關的親人朋友,故此,他寧可坐牢也不願意與警方合作。

我心想:如果有暴徒要燒我的汽車,我也想知道他們是什麼人。如果我是記者,我絕不會犧牲自身的自由去保護縱火者。不過,在那位記者眼中,示威者可能就是伊芭莉式的反叛英雄。

由這位記者我聯想到其他反叛英雄,再說遠一點,在越南戰爭期間,【紐約時報】獲得了關於越戰計劃的國防部文件,這就是著名「五角大樓文獻」,【紐約時報】將這些文件公諸於世,結果進一步激起了反戰情緒。

在美蘇冷戰期間, 美國發生了兩宗自己人為自己人「倒米」的事件。一九五八年至六一年,美國國防部在西維珍妮亞州一間酒店興建了一個祕密的地下基地,這龐大的地下基地可以抵受核子彈攻擊,萬一核戰發生,整個行政部門和國會都可以遷進地下基地繼續運作。一九九二年一名自由撰稿人卻在【華盛頓郵報】公開這祕密基地,政府在迫於無奈之下關閉它。負責這項地下基地計劃的情報官員說:「這傷害了我們,這在許多方面傷害了我們 ......,這隱蔽基地本來十分成功,我個人認為(那作者)傷害了國家利益。」

此外,一九七四年中央情報局(CIA)計劃使用一艘平民的船隻,暗中偵察沉沒了的蘇聯潛艇,富商候活曉士(Howard Hughes)的「魔力探險家」(Glamour Explorer)因而被中央情報局徵用。然而,當新聞工作者傑克安徒生(Jack Anderson)得知這祕密之後,整個計劃竟然見報,中央情報局迫於無奈要取消任務。我不知道若傑克安徒生在一九四四年擔任記者,他會否在盟軍登陸諾曼第前夕公開計劃的詳情。

這篇文章的宗旨並不是評論越戰、冷戰的是非功過,我的要點是: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批評美國傳媒和政府勾結,對人民洗腦,但事實上,美國新聞界的英雄形象,是通過跟政府對著幹而建立起來,在許多國家,【紐約時報】、 【華盛頓郵報】、傑克安徒生的行為都會被視為賣國,在美國他們卻被尊為英雄。

社會語言學家了狄波拉泰南Deborah Tannen)指出:現在許多傳播媒介工作者都希望挖掘出類似水門事件的醜聞,沒有水門,便製造出其他「門」,從前新聞從業員是政府的監察犬(Watch dog),現在卻變成了攻擊犬(Attack dog)。

反叛英雄的文化到底有多麼深遠?筆者是否以偏概全?這是值得爭論的課題。無論如何,筆者姑且提出自己觀察到的一個現象作為總結:許多美國商店都出售印上哲古華拉(Che Guevara)頭像的 T 恤、海報和其他紀念品,哲古華拉是出生在阿根廷的馬克思主義者,曾經在古巴、危地馬拉、剛果參與左派游擊隊,最後被中央情報局捕殺而成為烈士,不過,我從未見過美國商店擺賣印上反蘇親美之捷克劇作家哈維爾、波蘭團結工會領袖華里沙頭像的T 恤、海報。

2007.2.26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