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及一個由居斯教授主持的研究,該項調查發現很多美國人相信日本發動二次大戰,是為了驅逐在亞洲盤據的西方勢力,以解中國之倒懸。

無獨有偶,一位【時代】雜誌的記者蘭士莫路(Lance Morrow),也發現一些美國人對日本有一種由罪疚感而來的同情。他說:當華盛頓首府的密桑理林(Smithsonian)博物館要舉辦原子彈投下廣島長崎五十周年紀念時,他所見到的展覽說明,是一面倒同情日本而責難美國,彷彿日本是無辜受害者,而美國是獸性的報復者。

蘭士說自己在日本廣島的原子炸彈爆炸紀念館時,一名日本學童指著他大罵:「殺人兇手!」每天一車又一車的學童前往原爆紀念館參觀那些駭人的圖畫,「日本是受害者」的觀念,已在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但蘭士慨嘆在美國本土,也有人唱日本人的調子。

我也曾在美國參觀過另一間博物館的原爆紀念展覽,不單展覽的言詞同情日本,而且很多美國觀眾的留言也是反美親日!我忍不住留言質問:「若不採用原子彈,戰爭會再拖延下去,每拖延一天,就有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和其他亞洲人被日軍殘殺!」

在二次大戰結束前,美國人已一再呼籲日本投降,但日本卻頑強抵抗,美軍在太平洋逐島躍進時,傷亡極度慘重,如果不用原子彈而用常規戰的話,美日雙方會死掉六十萬人。

筆者觀察出一些中國人亦相信日本人的故事,為什麼會有美國人和中國人跟日本人一鼻孔出氣呢?我沒有做甚麼調查研究,因此只可臆測。       

由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中,日本經濟力量勢不可擋,每年單從美國便賺進了六十億元貿易盈餘,日本在美國大量投資,控制了不少企業,日本人絕對有能力要一些美國人為日本說話。例如日本的稻米比美國的昂貴七倍,當提及如何應付美國要求日本開放稻米市場時,日本作家落合信彥主張:「與其頑強拒絕農產品自由化,不如購買德州、中西部等地製造的農畜品的百分之二十五,因為這樣做,美國政府有什麼不滿,他們(美國農夫)就會成日本的遊說團體....就像「木馬屠城記」那樣,先做好說特洛伊木馬,一聲宣戰,士兵們就從特洛伊木馬出來應戰。」       

美國人亦要負上責任,在越戰之後,美國人漸漸地不信任自己的政府,這情況更受娛樂視聽媒介散播的「陰謀論」助長,例如科幻電視片【X檔案】,描述美國政府收集了人民的遺傳基因檔案,並且以假扮外星人來掩人耳目,綁架平民來做基因實驗,而行刺甘迺迪總統、馬丁路德金牧師,亦是美國軍特人員所為。另一套特務電視片【獨行客】(Lone gunman)也是宣揚「陰謀論」,在片中美國軍方為了得到更多軍費,不惜去摧毀一架美國民航機,嫁禍於恐怖份子頭上。一些美國人受到「陰謀論」潛移默化是不足為奇,於是有「愛國」色彩的言論會被視為政府宣傳,同情日本的言論反而被視為「客觀」。

再者,今天美國有大量非白種移民,所以不少人主張多元化歷史觀,而排斥以西方為中心的歷史觀。但想深一層,那些所謂「客觀」的言論,又何嘗不是日本政府的宣傳,和以日本為中心的歷史觀。我對那些所謂多元化歷史觀亦沒有好感,侵略就是侵略,這是史實問題,而不是像選美般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除了日本企業的控制、美國人反政府情緒與多元化歷史觀之抬頭以外,還有深層文化上的原因,令一些美國人同情日本人發動戰爭。                       

一位文化學者走遍了多個二次大戰參戰國,採訪了不同民族的受查者,從而比較德日兩民族對大戰責任的看法,他的結論是:許多德國人對納粹罪行都抱有歉意,但日本人對自己的侵略行為卻不是一樣態度。他認為這是因為日耳曼民族是建基於基督教文化,其悔意是來自罪咎感(Guilty Feeling),而大和民族是以儒佛神道教為主體,其悔意是源於羞恥感(Shame)。

罪咎感是對神和對自己負責,好與壞是一個道德問題,羞恥感是對他人而言,後悔是因為在別人面前失掉面子。所以,德國人因自己的戰敗而對自己有深切的反省,更認為那是上帝的懲罰,反之,日本人在戰敗後只是千方百計地掩飾過去。

我認為這德日文化之比較,也可以運用在美日文化之比較上。美利堅亦是一個基督教文化的國家,在大戰後美國人因原爆事件而對日本人有極重的罪咎意識,基督教精神令美國人有一種道德使命感,因此美國人不但傾力幫助日本復興經濟,還盡力去發掘自己的錯誤,從而可以對神和自己有所交待。

事實上,美國人在大戰時一些做法也有商榷之處,例如在珍珠港事變後,在美國大陸的日本人都被關進集中營,但德裔和意裔的美國人卻沒有受到同樣待遇。尼米茲(Nitmiz)和艾森豪這兩個美籍德國人,還可以貴為上將呢!在列根總統任內,美國為了表示歉意,發放賠償金給那些集中營受難者及其家屬。在福特總統離任前一天,他恢復了大戰時為日本宣傳的美藉日本女子「東京玫瑰」的公民權。但美國人卻似乎不介意日本從未為偷襲珍珠港而道歉和賠償。

一方面日本人基於羞恥感而盡力去推卸自己的戰爭責任,另一方面美國人因為贖罪情意結而鞭韃自己。在經濟上日本也一直把自己市場緊閉,並塑造成自己是美霸「淫威」的受害者,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有一本以美日貿易衝突為題材的漫畫,名為【日本企業】,其中一幕是:當美國要求日本開放市場時,一名日本商人悻悻然說:美國仍是不斷要求,日本只有回應的份兒。不錯,日本很少對美國要求,因為美國的市場一直是開放的!當時日本的稻米比美國的昂貴七倍,但當美國要求日本開放稻米市場時,日本一家報刊載登了一幅漫畫,描述美國以超人形象出現,想攻擊日本的農民。的確,開放稻米市場會令很多日本農民失業,但日本的汽車和電器,何嘗不是令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失業?

奇怪的是,不少美國人也為自己的「霸權主義」而內疚,不敢逼日本太甚,對戰爭責任如是觀,對貿易不平衡如是觀。歷史真會不斷重覆哩!               

初稿一九九四

改寫二零零一

最上面之插圖是筆者於一九八八年繪畫的油畫 ,最下面之圖片是筆者於二零零八年年聯合國總部拍攝的,那是在原子彈爆炸的時候被熱力溶解的金屬。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