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大師是勝利者

余創豪

最近西班牙發生恐怖分子襲擊火車和地鐵,造成二百多人死亡,恐怖襲擊事件令本來形勢大好的執政黨在大選中落敗,選民遷怒親美政府招惹恐怖分子,令原本在野的社會黨勝出。

美國前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在接受霍士(Fox)電視台訪問時指出:「前蘇聯五十年來都無法達成的目標,現在由賓拉丹達到了!就是分化美國和歐洲。」霍士節目主持人奧維利(O’Reilly)回應:「這是因為前蘇聯是一個明顯的威嚇,龐大的華沙軍事集團,就在西歐的旁邊。但恐怖分子並不是眼見的威脅,西班牙人以為只要不結盟,就可以獨善其身。」

其實,歐布萊特和奧維利都忽略了一個事實:前蘇聯曾經成功地分化美國和歐洲,一九八零年代列根政府在西歐部署潘興二型飛彈,用以抗衡前蘇聯部署在東歐的飛彈,西歐卻出現了規模龐大的反核運動,要求美國撤走核彈,當時有傳言指出,蘇聯特務滲入了西歐的和平運動。

【商業週刊】評論員盧斯堡(Bruce Nussbaum)在一篇題目為〈新冷戰〉的文章中,則表達了跟歐布萊特略為不同的見解:「布殊政府的單邊主義,而不是恐怖主義,令美國和歐洲距離漸遠。」他指出:在九一一之後和阿富汗戰爭之中,美國和歐洲空前團結,對付一個共同的敵人,但是在伊拉克問題上,布殊政府卻撇開聯合國、北約不顧,獨斷獨行。不過,盧斯堡認為:西班牙人並不應該自反恐戰爭中退縮,綏靖主義只會令情況惡化。

筆者觀察到一個微妙的現象,就是人類的鬥爭方式,在過去一個世紀經歷了巨大的轉變,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均是硬橋硬馬、飛機對大砲的直接戰爭;而冷戰卻開始轉化為「心理戰」,前蘇聯並沒有直接介入許多戰爭,而是將意識形態輸入自己的附庸,相反,美國卻經常藉軍事介入,在國外挑起了民族主義者的反帝國主義情緒,而戰爭拖長,在國內又挑起了反戰情緒,一九七零年代美軍自中南半島全面撤退,非兵不利、非戰不善,而是輸在心理戰上;部署潘興二型飛彈招致反美情緒,亦是美國對歐洲人在心理說服上一大失敗。

反恐戰爭是另一場心理戰,歐布萊特和盧斯堡所說各有道理,一方面,馬德里恐怖襲擊為西班牙人帶來巨大的心理衝擊,賓拉丹可說是心理學大師;另一方面,布殊口沒遮攔、走單邊主義,令盟友疏離,亦難辭其咎。九一一之際,許多人都同情美國,在心理戰上這是一張極為有利的「同情牌」,可惜布殊的心理學是零分!

一個在戰略上如此一塌糊塗的美國總統,照常理應該不會連任。但是,在台灣大選之後,現在誰也不能保証美國大選的結果會如何。事實上,陳水扁過去四年的政績可謂乏善足陳,美國西東大學亞洲學系教授楊力宇在大選前指出:「陳水扁的主張比較偏激,連戰的政策則較為穩健、務實。」但是在意識形態掛帥、精美包裝之下,加上槍擊案後可能得到同情分,結果陳水扁仍然保住總統寶座。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Economist)曾經指出:在種種不利形勢之下,布殊仍然大有可能連任。不錯,現在很多人憎恨布殊,金融投資大師索羅(George Soro)甚至公然宣稱不惜一切要將布殊趕出白宮。但【經濟學人】又指出,過去亦有很多人憎恨克林頓,一九九六年大選之前,克林頓亦是政績平平,在中期選舉中,共和黨以狂風掃落葉之勢席捲多個國會議席,可是隨後極右派過火的攻擊,克林頓反而大得同情分,【經濟學人】看見現今左派對布殊情緒化地口誅筆伐,因而恐怕歷史重演。

無論如何,現代戰爭已經不單單是飛機對飛彈,現代選舉亦不只是政績對政綱,心理學大師將會是勝利者。

2004.3.21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