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與親情

余創豪


最近我看了一套改編自科幻經典《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的電視劇集,在劇集中未來世界是一個完全“平等博愛”的社會, 當中再沒有家庭制度,孩子是由人工孕育培養。有一個舊世界的“野蠻人”到 新世界中向小孩子去講述從前的“家庭”、“父母”、“夫婦”和“親情”的 時候,那些兒童笑得前翻後仰,他們覺得那些“過時的觀念”實在太過荒謬。

科幻小說其實不盡是幻想,很多出色的科幻小說,是將現實中的問題誇 張,喚起人們的正視。也許,現在的世界,已經隱含著“美麗新世界”的影子。

很久以前我還是學生,有一次我代表港澳同學會在國際學生節中表演, 我選擇了一首歌曲,名叫《耆英頌》,我認為歌詞也很有意思,其詞如下:“青 松古柏永常綠,高樹廣蔭惹人羡,更多的辛酸你不言,雨中待晴天。青年應知 老人賢,鬚白鬢斑永常健,美好的今天昨天存,建基在從前。歷經千災遭千劫, 心中卻銘記我的志願,味艱苦一家責在肩,盼我能如願……”一位飽受大學教 育的同學,以十分輕藐的口吻說:“老土!”我可以忍受別人對我的侮辱,但 對於父母的歌頌,就好像對上帝的聖詩,任何藐視的說話都令我吃不下咽。

這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並不屬於少數。在美國有一個十分受歡迎的電視 片集,名叫《梅菲布朗》(Murphy Brown),有一回劇情講述女 主角梅菲布朗決定以單身的身份生下一個嬰兒,劇中描述那無非是雙親家庭以 外的另一種選擇。劇集播出之後,美國前副總統奎爾 (Dan Quayle) 抨擊這種電視的意識不良,會沖擊傳統的家庭制度。但是,美國傳播媒介竟然 對副總統圍攻,說這是以自己的道德觀念強加於人。過了一段時間,才有一份 保守的雜誌《亞特蘭大月刊》(Atlantic Monthly)贊同奎 爾的見解,文章的標題是:“奎爾曾經是對的。”(Dan Quayle was right)電視及電台政論家屈斯林保 (Rush Limbaugh)補充說:“奎爾曾經是對的,而且一直也是對的。” (Dan Quayle is right) 我是一個不懂政治的書生,我不 明白為什麼這樣簡單的道理,也要經過反覆辯論。難道這是“美麗新世界”即 將來臨的先兆?

沒有父母,就沒有今天的我。縱然我是一個瀟灑的浪子,但是走到那裡, 依然有無形的線,把我的心繫著故鄉、家庭和父母。父母的愛,是最自私也是 最無私的,天下億萬人中,只有父母稱我們幾個兄弟姊妹為兒女,在芸芸眾生 中,他們“偏私”地認為我們是天下間最聰明勤奮、最英俊美麗的孩子。

在這個“偏私”的愛裡面,卻是無私無盡的犧牲。我在香港考不上大學, 但仍然屢敗屢戰,父母也沒有強迫我去工作賺錢。在美國讀大學時,不論我選 擇什麼主修,父母都傾囊支持。為了追求自己的學術理想,我把賺錢的黃金時 期都錯過了。現在自己的薪酬微薄,我也不介意沒有什麼生活享受,可是寄回 家的供養費實在太少,跟父母多年來的供給簡直不成比例,然而父母從來沒有 一句怨言。我的學識並不是我一人的努力,在每一本藏書裡面,都藏著父母的 叮嚀,每次執筆為文,都是父母執著我的手。

從前喜愛流浪,現在卻時常想家。以前持著學生簽證,可以自由出境入 境,但那時竟然沒有珍惜這種自由,十多年來只曾經回去香港一次。現在由於 簽證限制,出境入境再沒有那麼容易。我一直祈願父母身體健康,我真的害怕, 有一天父母有事而我不能馬上回到他們的身邊。

每次夜半電話聲響起,我都有一種複雜的情緒,我知道那多數是長途電 話,然而,那是普通的問候,還是有什麼急事呢?每次拿起聽筒、聽見是爸爸 的聲音時,我總想知道媽媽在哪裡,而聽見是媽媽的聲音時,也想知道爸爸在 哪裡,直到先後聽見兩老的聲音之後,才放心一點。

在美麗新世界中,也許再沒有與親愛者生離死別的傷痛,在梅菲布朗的 有母無父之家,也許傷痛會減少了一半。但是,沒有完整的傷痛,就沒有完全 的愛與歡樂。

1998.6.15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