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收看電視新聞時,都會聽見陳水扁弊案審訊的最新發展,看見他穿著囚衣在尺方之地做運動時,我不禁問:為什麼他會將自己弄到這般田地呢?諷刺的是,當年陳水扁高舉義旗,反對貪腐的國民黨,但後來自己的貪污程度,竟是曠古絕今。
昔年陳水扁為民請命、揭發時弊,難道這一切都是矯揉造作、瞞天過海?反對改寫歷史的人,當然會認為不能因為一個人晚節不保而完全否定他的過去。也許有人說,陳水扁本來是充滿理想的,只不過後來權力使人腐敗。筆者的看法是在兩者之間。
我不否認陳水扁在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中為被告人擔任辯護律師時,需要付上極大的道德勇氣,那時候國民黨政府還是一黨專政,陳水扁此舉極之危險。我也不懷疑一九八四年陳水扁擔任蓬萊島雜誌社社長、「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之際,他的確是為希望台灣百花齊放。
陳水扁出任台北市長時,滿意度高達八成,政績尚算不俗。但筆者觀看那時段的紀錄片,卻彷彿找出一點後來事態發展的蛛絲馬跡。當時台北市政府的公務員紀律很差,不少人開小差,有些人甚至「祕撈」,有一天陳水扁突擊檢查市政府辦公室,面對空蕩蕩的辦公桌子時,他義正辭嚴地指著下屬大罵,攝錄機將全部過程錄下來,那些公務員當然十分難堪。雖然這是大快人心,陳水扁亦藉此機會樹立了他剛正不阿的形象,但筆者懷疑這種高調的正義姿態,就是他逐漸陷入魔道的開始。
我相信不少讀者對這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楚王大宴群臣,他吩咐自己寵愛的妃子許姬向賓客逐個敬酒,突然之間刮起狂風,蠟燭熄滅,大廳一片漆黑,一名官員混水摸魚,非禮許姬,許姬不甘受辱,扯斷了那人的帽帶,並且向楚王告狀。楚王在點燃蠟燭之前,卻吩咐群臣脫下帽子,不消說,楚王存心放那色狼一馬。在吳宇森執導的電影【赤壁】中亦有類似情節,一位老百姓向周瑜投訴有吳國士兵偷了自己的牛,而且他肯定竊賊的鞋子必定沾上污泥,但周瑜卻命令全體士兵穿過污泥跑步,其用意跟楚王一樣。
筆者比較欣賞楚王與周瑜的作風,為了主持正義而對人不留情面、趕盡殺絕的人,到頭來會變成自以為是,會陷入一條「任我行」的不歸路。也許,後來陳水扁並不是喪失了正義感,而是他以為自己就是正義的化身。
雖然美國前總統布殊沒有官司纏身,但是其聲望已經跌入谷底,他過去八年的「政績」,大家有目共睹。然而,就好像陳水扁一般,八年前布殊卻是一顆政壇的明日之星,是理想與希望的象徵。前白宮新聞秘書麥哲倫(
Scott McClellan )在卸任之後出版了一本名叫【發生了什麼事?】的書,這本書不但爆出了在伊拉克戰爭中布殊獨斷獨行的內幕,而且他追溯自己跟布殊還是德克薩斯州州長時的關係。麥哲倫坦誠地指出:當布殊在大選之前招攬自己為他服務時,他感到雀躍萬分,布殊在德克薩斯州的政績相當不錯,跟總統選舉不一樣,地方選舉容許州長與副州長屬於兩個不同黨派,麥哲倫十分欣賞布殊與民主黨的副州長能夠求同存異,他認為華盛頓黨派歧見深厚,若布殊成為總統,他將會促進跨黨派合作。此外,麥哲倫對克林頓時代人身攻擊的政治氣氛感到厭惡,他覺得布殊可以改變這股歪風。
誰知道,布殊一旦入主白宮之後,黨派鴻溝更加嚴重,布殊黨同伐異,而且華盛頓的政治氣氛比起克林頓時代更加糟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布殊是偽君子嗎?他在德克薩斯州標榜的理想,只是為了籠絡人心的表演嗎?還是他在得天下之後開始變質?
一方面,筆者相信布殊初期的道德表現是真誠的,但另一方面,我亦認為他在德克薩斯州時那種銳角稜稜的道德觀,已經種下了日後他為禍美國、甚至為禍全球的種子。布殊是一個十分嚴厲的州長,在管治德州期間,他對於醉酒駕駛、吸毒等不道德行為頒佈了近乎零容忍的法例,他執行死刑亦絕不手軟,這種嫉惡如仇的態度,與布殊的信仰、真理觀有關。他是基督教徒,但他的基督教版本卻傾向於簡單的黑白二分法,例如他堅信不信耶穌的人必定會下地獄,當人家不同意的時候,他甚至乎向葛培里牧師求証這信念。在這「嫉惡如仇、非正即邪」的大前提下,黨同伐異、一意孤行便順理成章了。
筆者在年少時曾觀賞徐克執導的【蜀山劍俠傳】,在電影中鄭少秋飾演的大俠丁引,本來是對付魔教的正派武林人物,但丁引過於自信,最後被血魔上身,變成了至邪至惡的魔星。在丁引著魔之前,劉松仁飾演的曉如大師已經不慎中了血魔之毒,丁引將曉如大師帶到瑤池仙堡為他療傷,林青霞扮演的央堡主傾盡功力,驅走了曉如大師的血毒。前車可鑑,照道理丁引應該十分小心,但不旋踵丁引卻重蹈曉如大師的覆轍,他們再次回到瑤池仙堡求助,但央堡主已經元氣大傷,無法消除丁引的血毒,丁引從此陷入魔道、萬劫不復。央堡主希望冰封瑤池仙堡,制止丁引為禍人間,無奈丁引破冰而出
……。
陳水扁、布殊,俱往矣!但並不是每個「大俠」都可以像曉如大師那麼幸運,人世間還會有幾多個丁引接踵而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