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保守的作風,有時令我很不舒服。在美國,一男一女出外吃飯聊天
是很普通的事情,但在中國人的圈子中,卻會惹來不少閒言閒語。某日,教會中
一位長老對我說:『我聽說你跟不少女孩子吃飯,你是單身漢,這會使一些女孩
子很敏感的,而且人家見到會說閒話。』
其實,在這學期整整四個月中,我只是請過五個女孩子吃飯,而且其中四
個我只請過一次。無論用甚麼尺度來衡量,這總不算過份吧!退一步來說,即使
我真的有什麼企圖,以我這個年紀來說,追求女孩子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教會
的長老補充說:『除非你是對某一個女孩子有意思,否則不要約她出外。』我想:
如果我連頭一次約會也沒有,我又怎麼去認識對方呢?又怎可以決定我應否對她
有意思呢?
有時我實在難以忍受那些喜歡說長道短的人。曾經有一位教會團契的女孩
子對我說:她跟某位男團友很談得來,人家便說他們拍拖,所以她最後只有疏遠
那位男團友。但曾幾何時,當我與一些女團友較為熟落時,那位曾身受其害的女
孩子,竟然以我和那些女團友為笑柄,取笑我們在談戀愛。在這種氣氛下,原本
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也要偷偷摸摸去作。
我曾聽過不少中國人,批評西方男女太無恥,竟然敢在眾目睽睽之下擁抱
接吻。我固然反對西方的性開放,但對西方男女不理會旁人而去表達愛意,和一
般人對此的接納,深感佩服萬分。
不少人類學家提倡『文化相對主義』--文化無好壞,只有達到功能與不達到
功能之分,但這又視乎是哪種功能而已。
如果以防止男女越軌來說,中國文化無疑是達到這功能,但若以個人的心
理健康而言,西方文化卻具有培養率直開放的個性之功能。再由社交和談戀愛的
態度,進而推到做學問的方法,這便不難理解為何中國學生多半是循規蹈矩,甚
至墨守成規,而美國人雖放任疏懶,卻又敢於創新。
無論是追求女友或是鑽研學問,我都認為是中西合璧的。
(原載於澳門日報199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