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茱麗葉錯了!

余創豪


以下的故事是古今中外電影常常採用的橋段:有一對少年男女互相戀慕對 方,可是雙方家長不理解年輕人的心態,認為自己兒女還不夠成熟,所以反對他 們來往,少年男女不滿專制的家長,於是選擇私奔,甚至殉情……。

可是在現實世界中,很多這類故事的真相卻剛剛相反,往往少年男女的確 不夠成熟,而家長的判斷是正確的。

在美國馬利蘭州﹙Maryland﹚曾經發生一段類似莎士比亞《殉情記》的事 件:有一個十四歲的女孩跟一個十五歲的男同學談戀愛,然而,那女孩子卻顯得 十分沈迷於這段關係中,她整天都提著那男生的名字,仿佛整個生命都是圍繞著 他打轉,從前她還算是一個好學生,但是後來漸漸疏懶於學業,她的父母認為不 妥,於是反對她繼續與那男生來往。那男生竟然帶那少女去一個地下水道吞槍殉 情,但是在小女孩飲彈自盡後,那少年卻選擇繼續生存。警方將他拘捕,控告他 “非法藏械”和“協助他人自殺”。案件的主控官說:“這很像莎士比亞的《殉 情記》,除了是羅密歐沒有死去之外。”我再補上兩句:“在這馬利蘭州版的《殉 情記》中,羅密歐與茱麗葉是錯的,家長是對的。”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例子,不能以偏概全。到底在感情方面,是兒女還是 家長有較高可能得出正確判斷呢?有兩位加拿大人格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研 究者,發現了一些青少年不大願意聽見的結論,在兩個長時間的追蹤研究中,他 們以在戀愛中的大學生為對象,比較他們自己、他們的室友、他們的家長對戀愛 關係的評估,資料顯示:比起室友和家長,當事人對於自己的戀愛關係較為樂觀, 他們不但認為雙方情比金堅,而且會天長地久。室友卻較為不樂觀,而家長的評 價則最差,可是,往往室友和家長對於那段關係發展的預測,比當事人更加準確。 研究人員指出:當青少年在熱戀中時,他們會把對方理想化,即使發現對方有缺 點或者雙方有小衝突,他們沒有預計到這些缺點和衝突將來可能帶來問題。

研究人員指出另一個可悲的事實:很多青少年以為自己是一切統計數字的 例外!人人自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更加可悲的是:當事人本來擁有一些資 料,可以幫助自己作出比室友和家長更加準確的預測,當事人當然比比室友和家 長更加接近自己的戀人,無奈,知道事實是一回事,怎樣去詮釋事實是另一回事, 是否願意接受詮釋又是另一回事。

其實,這研究正符合了一些常識:“愛情是盲目的。”“旁觀者清,當局 者迷。”“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唉!希望讀者看了本文之後,不會以為 自己是一個例外。

2000.3.30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