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人性、中國大小傳統
和香港文化特質

余創豪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二十多歲時到美國留學,起初只是以為在美 暫留幾年,誰知一停就是十多年,現在我接觸香港人的文化,竟然受到一點“反 文化衝擊”(reversed cultural shock)。

自己聽過也讀過不少評析香港人文化的言論和文章,但是很多都沒有把一 些前提搞清楚,例如有些人批評香港人沒有文化,往往這種批評是隱約地預設了 文化的定義為“學術文化”或者“高級文化”,而“流行文化”如通俗小說電影 等不是文化。文化人類學家把文化分類為“高級文化”和“一般文化”,而歷史 學家余英時更加特別地把中國文化分為知識份子的“大傳統”和平民百姓的“小 傳統”,比較現代一點的字眼,是“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些香港人的 文化現象,其實是可以看為兩種文化的平衡發展和互相影響。

還有,一些評論沒有界分由普遍人性而產生的文化現象,和基於特別環境 而產生的文化特質,往往那些批評香港人的東西,也可以應用於美國人、日本人、 臺灣人……。香港人的文化現象,可以分開三個結集來看,第一個大集是發達商 業社會之下的普遍人性,第二是中國文化傳統,第三是香港的特有文化。

普遍人性

有些香港人的文化現象,其實是普遍人性使然,我們不能說“他們這樣這 樣,因為他們是香港人。”不少人說香港年青一代都不再像上一輩那般勤奮、學 業水準低落、只追求急功近利、喜歡即食文化、崇尚享樂主義、盲目跟風……。 但是,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不是也說現代日本青少年漸漸失卻傳統的工作倫理 嗎?美國哲學家亞侖布蘭(Alan Bloom)不是說美國青年學子逐漸腦 袋閉塞嗎?澳洲音樂家奈傑爾(Nigel Butterlery)不是指出澳洲年輕人只是注重眼 前利益嗎?台灣人不是也說自己年青一代是吃喝玩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新新 人類”嗎?當社會資源豐富和大企業以傳播媒介來鼓吹庸俗價值觀時,以上那些 問題會發生在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

許多時候我聽見香港人援引外國的長處來批評香港的垢病,例如余達心牧 師說美國教育注重啟發和培養公民意識,而香港教育只是為考試而設的“填鴨教 育”。其實美國不少教育家都在嚴厲地批評自己的教育,在美國有兩句流行的說 話:“為什麼約翰不能讀?為什麼約翰不能寫?"(Why can′t Joh nny read?Why can′t Johnny write?) 因為美 國許多中學畢業生竟然無法掌握基本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有一位美國評論家甚至 說:“如果美國的教育問題是外國勢力影響的結果,那麼我們一定以為它是對美 國宣戰!”相反,不少美國人對我讚嘆香港的教育的成功,他們認為香港學生勤 勞而且聰明,其實這種印象只是基於很少數的精英留學生。

我曾經在美國大學教書,基於我對美國學生程度的觀察,我認為以上對美 國學生的批評並不過份,但是那些批評亦適用於香港學生,我們也可以問:“為 什麼陳大文不能讀?為什麼陳大文不能寫?”說穿了,人性就是在物質豐富下趨 於好逸惡勞,這並不是香港學生獨有的問題,也不是香港教育制度特別低劣所造 成的。

我認為還有一個對香港人錯誤的印象,就是以為香港人特別喜歡“跟風”、 追求名牌和盲目崇拜偶像。有一位香港人說:“美國青少年也會買名牌,也會崇 拜偶像,但美國是一個追求個人主義的社會,他們的決定是由於自己喜歡那名牌 或者偶像,而不只是因為人人如此。”其實在美國所謂“個人主義”,並不是真 的很“個人”,美國青少年企圖擺脫父母的規範而成為獨立的個人,但是卻投入 了朋輩的規範,在美國青少年中間存在著嚴重的酗酒和吸毒問題,有些青少年接 受美國電視台的訪問時表示,他們並不喜歡飲酒和吸毒,他們只是不想被朋輩孤 立。說穿了,這是典型發展心理學中的身份認同危機,心智還未成熟的青少年, 要通過群體來得到“個人”的身份,這種“牛群心態”(一頭牛走向某方,其他 牛也跟著走)是不同文化中青少年成長的普遍心理,在香港這種心態表現在集體 追求名牌和崇拜偶像,在美國這表現在飲酒和吸毒,在其他文化則是另一樣表 達。

中國大小傳統

第二個集是中國大文化,一些香港人的文化現象,並非只在香港人中間才 見到,而且遍及所有中國人的社會。例如有些人認為香港人缺乏公民意識,今年 登記成為選民者只占全部合資格者百分之二、三,有人將這種現象歸究於過去百 多年來英國殖民政府不鼓勵香港人關心政治,而且,在八十年代之前香港經濟還 未起飛,香港人長期都為經濟奔波,所以不關心政治。

但是,且看一看在美國包括大陸、臺灣和香港的中國移吧!美國政府一向 鼓勵各族裔參政,而且以財富和教育程度而論,中國裔美國人在美國各種族之間 是首屈服一指的,但是相比猶大人和日本人來說,華裔美國人在美國政界的影響 力卻是極之微小,而且我認識很多在美國居留了很多年的中國人,他們對美國政 治、經濟及文化的認識也是很薄弱,也是缺乏公民意識。所以,香港人對政治的 冷漠,並非全是由於殖民政府和經濟發展等歷史因素,我看其實這現象是和中國 傳統文化很有關係。

中國的大傳統文化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先天下之憂 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小傳統文化是“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政 治是黑暗骯髒的,所以摸不得。”儘管中國經歷了百多年的動蕩波折,那種以“天 下為己任”的大傳統精神,仍然存在於大陸、臺灣和香港的知識份子中間,而“莫 談國事”的小傳統,則依然根深蒂固在不同的華人社會之中。

香港的通俗文化和精英文化

第三個集是香港特有的文化特質,這些特性不但在其它世界文化中罕見, 就是在其它中國人社會中也很難找得到。香港人的文化特色,是通俗文化的蓬勃 發展,遠遠超過了精英文化的培育,香港的學術文化在海外沒有多大影響力,但 普及文化卻遠征東南亞和中國大陸。香港“明報月刊”曾經刊登這樣一幅漫畫: 一間北京的書店把“古典文學”、“近代小說”、“唐宋詞”、“歷代散文”等 等書籍放在櫃底封塵,放在檯面的是“香港金曲三百首”、“香港名家連載小說” 等等通俗讀物,這是十分真實的寫照。不久前在我任職的大學中,一個香港學生 組織舉辦一個香港文化展覽,當中展示的香港文化是郭富城歌曲和周潤發電影, 我問會長:“你認為香港文化有什麼驕人的地方,可以拿出來向美國人介紹呢?” 他說:“我所認識的香港文化,就是衣食住行娛樂的實際文化。”

我不會抹煞通俗文化的價值,一方面,我們需要視聽娛樂等實際需要,另 一方面,能夠有本土的流行文化,是邁向民族認同的第一步。美國NBC電視台 亞洲總裁方成剛(譯音)是香港人,他說自己年少時香港的流行音樂是“披頭四” 和“滾石”的歌曲,而潮流電影是美國片,明星偶像是尊榮和保羅紐曼,但是今 天歌星明星都是本地偶像,方先生認為我們已經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信心、國際形 象和自我身份認同。在少年時候,我的中學歌唱比賽中,參賽者幾乎清一色表演 英文歌曲,我堅持表演中文歌,常常被人嘲笑為“低級”、“老土”,令我欣慰 的是今天再沒有香港人鄙視中文歌。

然而,要建立自信和國際形象,香港人還要走一大段路。一個健康的文化, 應該是流行文化和精英文化並頭發展,美國也有史泰龍、麥當娜和米高積遜等通 俗文化,但是美國人也可以向其它民族宣揚自由主義、實用主義,美國也有杜威 (J. Dewey)、詹姆斯(W. James)、佛利民(M. Friedm an)和尊加士(G. Glass)等世界級學者,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向。

香港經濟學者張五常說,儘管香港花費了龐大資源在高等教育上,但是香 港的世界級學者,只是屈指可數。香港文化工作者李兆薇亦指出,一些香港的學 術期刊水平低劣,與國際規範脫節。我相信原因之一,是香港精英文化,有一部 份已經被通俗文化的價值觀滲透。

以下一些現象看似跟學術文化低落無關,但我卻認為大有關係:最近一位 前香港大學講師和一位中文大學副教授被檢控填寫假資料、欺騙政府的房屋津 貼,同類事件在過去已發生在理工大學和其它香港院校的教職員身上。也許這些 案件反映了一個事實:學府文化和一般市民文化同步--掙錢至上!香港各大學和 研究機構都有聘請中國大陸學者來港當“助理研究員”,往往中國大陸學者負責 全部工作和撰寫論文,香港學者只是簽名發表,有一個流行的解釋是:“本地的 教師太忙了,科研只好請外人幹了。”那麼他們忙著幹什麼呢?我認識一些在香 港任教大學的朋友,身上佩戴著一些類似傳呼機的東西,他們常常檢查那機器上 的顯示,他們告訴我:“那是股票行情。”如果香港的文化精英都把大部分心力 放在賺錢上,那麼香港學術文化自然萎縮低落。

以上我把香港人文化放在三個集和兩種文化層次來分析,我認為第三集和 第二種文化層次--通俗文化遠勝精英文化,才是香港人的文化特質。

一點建議

但是,我對於香港精英文化的前途卻不悲觀,我在上面說過,香港需要一 段很長時間,才在流行文化方面擺脫向西方一面倒,而建立起自己本土的偶像, 精英文化的建立,亦需要時間。今天稱霸全球的美國,在本世紀初也只是歐洲文 化、特別是英國文化的跟隨著,美國文學家要在英國發表著作,才可以奠定自己 的江湖地位,例如艾略特(T. S. Elliot)要把自己的長詩“荒原”(W aste land),送給英國詩人龐德(E. Pound)批改,後來艾略 特還歸化英籍,說美國人不夠文化。例如美國攝影家史格烈(A. Stielg itz)曾經到英國觀摩,他慨嘆英國的二流攝影家,比美國的一流攝影家還要 有水準。

我認為香港人已具備了接受多一點精緻文化的條件,中國的大小傳統都重 視知識文化,都認為“萬官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 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只要有適當的環境和機會,香港人便會追求 高層次的文化。例如香港電影明星吳君如在臺灣拍戲時,常常到書店看書買書, 她說有些書籍自己看不懂,但是仍然覺得那些書本對自己有幫助;以“無厘頭文 化”著名的香港影星周星馳,到了臺灣也是大舉買書。臺灣有書局林立的“買書 街”重慶南路和集結在臺灣大學附近羅斯福路的圖書公司,政府常常開辦研討會 和講座,鼓勵讀書風氣,不少書店還附設咖啡座,讓讀者可以一邊喝茶、一邊慢 慢地欣賞書籍。我相信如果香港有臺灣的讀書環境,香港人也會改變自己的精神 面貌。

我的專業是教育心理學,學習的首要條件,是意識到有些東西需要學習。 我認為香港人沒有致力於追求高層次文化,並非是他們知道而不去追求,而是環 境並沒有令他們有這種強烈意識。有很多方法去建立強烈意識,其中一種方法, 是設立可以明顯見到和觸摸的文化象徵,例如學者、作家和藝術家的紀念館。我 在美國不同地方旅遊時,都可以見到一些美國著名詩人和藝術家的故居或紀念 館,在香港我卻一個也想不起來,但事實上中國近代不少名人學者,都與香港很 有淵源。例如中國才女張愛玲,便曾經在香港接受教育和居住,當張愛玲逝世時, 她的遺物由香港的宋淇夫婦保管,有些臺灣人爭取張愛玲的遺物,倡議在臺灣設 立張愛玲紀念館。有些香港人批評臺灣人太好爭,但是臺灣人那種重視文化象徵 的態度,是值得香港人借鏡的,我卻沒有聽過有香港人願意為張愛玲立館。如果 香港多有一點文化象徵,我相信不但香港人會得到鼓勵去學習認識精英文化,也 會增加自己的身份認同感。

最後,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是互相交匯的,要壯大香港的精英文化,便要 從通俗文化著眼,今天浸淫在普及文化的學生,將來會是精英文化的學者。正如 上面所說,學術文化也難免有通俗文化的價值觀,而反過來說,學術文化也會影 響通俗文化。我認為在雅俗交流方面,香港文化工作者有很好的成績,例如金庸 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是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混合體。而香港不少流行文化工 作者,例如填詞人,都將精英文化引進通俗文化中,如香港電視劇集“蘇乞兒” 的主題曲“忘盡心中情”,中間“順意趨,寸心自如,任腳走,尺軀隨遇”,是 取意自林佐瀚詞的“青山何處非家鄉”和饒宗頤詞的“家鄉隨腳是”;又例如時 代曲“裝飾你的夢”,是取意於卞之林的詩“斷章”:“別人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種雅俗共賞的趨勢,應該受到鼓吹。

總結

文化是一個複雜而動態的現象,這篇文章當然不能涉及所有香港人的文 化,我也不期望自己小小的建議,可以對改善香港文化弊病有重大幫助。在這裡 我只是希望提供一個分析架構,也許這三集兩層次的架構,可以破除一些人對香 港人的誤解,例如香港的享樂主義,是普遍人性的問題;香港人缺乏公民意識, 是中國小傳統使然;香港流行文化雖然庸俗,但是比起從前完全倒向西方,這已 經是邁進了一大步;香港精英文化雖然不發達,但是香港人仍然有潛質,只要環 境配合,香港高級文化一定可以大放異彩。

19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