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獎公佈了獲獎者名單,毫不意外地,五名獲獎者中有四位是美國人。從二零零四年到今年,總共有三十六位邵逸夫獎獲獎者,其中十九個是美國學者。今年有十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四名是美國人,與其他年份相比,今年美國獲獎者已算少,但十一分之四仍然是一個大比例。 若我們只看邵逸夫獎和諾貝爾獎得主,我們可能得到的印象是 ,美國高等教育非常成功。去年諾貝爾獎得主名單揭曉後,加拿大滿地可華人宣道會牧師楊文立說:「若我們不負面一味的說是大會追捧美國人這些無聊藉口,你會反思更多的原因。若你曾經在美國(北美)唸過書,你一定會發現北美洲的人唸書態度是完全與中國人(尤其香港人)不同的,而最明顯的分別,乃在於不看重考試,而看重校園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這是正確的,但是,我們需要從三個方面考慮這美國「通吃大獎」的現象。 首先,若果把美國學者的成就歸功於其高等教育體系,那麼頂多我們只能說過去的教育模式是成功的。讓我們來看看贏得今年邵逸夫獎的美國人年齡吧!他們出生於一九五五至六一年之間,換句話說,他們在七零和八零年代讀大學和研究院。今年美國諾貝爾獎得主呢?他們出生在一九三一至四零年之間,這意味著他們於五零年代和六零年代接受高等教育。我們不能說這一群中年、老年學者之成功,顯示了目前高等教育體系良好。但我也不是說九零年代之後的學生,將有較少機會贏得邵逸夫獎或諾貝爾獎。我的要點是,邵逸夫獎或諾貝爾獎的榮光,不應令人們變成盲目,以致看不到眼前美國大學之弱點。有關美國大學的問題,我已在其他文章討論過,因此不會在這裡重複。 第二,今年有一位美國諾貝爾獎得主,其實是在中國出生的日本人,他是普渡大學的化學家根岸英一。由一九五零年至二零零五年,美國出現了八十七位諾貝爾獎得主,但其中二十七位在美國以外出生。教育家克里斯滕森( Clayton Christensen)宣稱,美國一直保持其科技優勢,不是因為它的學校派送最好的學生到大學,相反,這是因為美國一直似磁鐵般,吸引來自全世界的最好人才,但是,這種吸引力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有許多因素使美國成爲一塊人才磁鐵,例如良好的研究傳統、學術自由、豐富的資源。最後一項十分重要,科研需要如天文數字般的大量金錢。今天,美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資金短缺 ,進行科研的基礎設施也受到影響。很多年以前,美國費米加速器實驗室(Femilab)是世界領先的粒子物理學研究中心。今天,耗資九十億美元興建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簡稱LHC)已經令美國望塵莫及。 最後,當我們評價一個國家的經濟時,我們不能只看其國內生產總值,我們還需要以基尼係數查看富人與窮人的差距。現在沒有教育的基尼指數,但如果有的話,我想美國的教育基尼係數會非常高,美國尖子可以成為邵逸夫獎或諾貝爾獎得主,但在底部的和一般人卻可以非常差。「國際學生評估計劃」(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與「國際數學和科學趨勢研究」(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TIMSS)是兩項權威的考試報告,兩者都表明,歷年來許多國家的小學和初中學生,在科學、數學、閱讀上都超越美國學生。誇耀邵逸夫獎及諾貝爾獎得主,就像為高漲的國內生產總值而驕傲,但忽略了驚人的基尼係數。 這篇文章絕非要抹黑美國高等教育,但要評估一套教育系統和文化是否值得效法,我們應該將眼光放在邵逸夫獎和諾貝爾獎以外。光輝,會令人眩暈。 2010.10.14
Navig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