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獎及諾貝爾獎的

眩目榮光

余創豪

最近,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獎公佈了獲獎者名單,毫不意外地,五名獲獎者中有四位是美國人。從二零零四年到今年,總共有三十六位邵逸夫獎獲獎者,其中十九個是美國學者。今年有十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四名是美國人,與其他年份相比,今年美國獲獎者已算少,但十一分之四仍然是一個大比例。

若我們只看邵逸夫獎和諾貝爾獎得主,我們可能得到的印象是美國高等教育非常成功。去年諾貝爾獎得主名單揭曉後,加拿大滿地可華人宣道會牧師楊文立說:「若我們不負面一味的說是大會追捧美國人這些無聊藉口,你會反思更多的原因。若你曾經在美國(北美)唸過書,你一定會發現北美洲的人唸書態度是完全與中國人(尤其香港人)不同的,而最明顯的分別,乃在於不看重考試,而看重校園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這是正確的,但是,我們需要從三個方面考慮這美國「通吃大獎」的現象。

首先,若果把美國學者的成就歸功於其高等教育體系,那麼頂多我們只能說過去的教育模式是成功的。讓我們來看看贏得今年邵逸夫獎的美國人年齡吧!他們出生於一九五五至六一年之間,換句話說,他們在七零和八零年代讀大學和研究院。今年美國諾貝爾獎得主呢?他們出生在一九三一至四零年之間,這意味著他們於五零年代和六零年代接受高等教育。我們不能說這一群中年、老年學者之成功,顯示了目前高等教育體系良好。但我也不是說九零年代之後的學生,將有較少機會贏得邵逸夫獎或諾貝爾獎。我的要點是,邵逸夫獎或諾貝爾獎的榮光,不應令人們變成盲目,以致看不到眼前美國大學之弱點。有關美國大學的問題,我已在其他文章討論過,因此不會在這裡重複。

第二,今年有一位美國諾貝爾獎得主,其實是在中國出生的日本人,他是普渡大學的化學家根岸英一。由一九五零年至二零零五年,美國出現了八十七位諾貝爾獎得主,但其中二十七位在美國以外出生。教育家克里斯滕森( Clayton Christensen)宣稱,美國一直保持其科技優勢,不是因為它的學校派送最好的學生到大學,相反,這是因為美國一直似磁鐵般,吸引來自全世界的最好人才,但是,這種吸引力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有許多因素使美國成爲一塊人才磁鐵,例如良好的研究傳統、學術自由、豐富的資源。最後一項十分重要,科研需要如天文數字般的大量金錢。今天,美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資金短缺 ,進行科研的基礎設施也受到影響。很多年以前,美國費米加速器實驗室(Femilab)是世界領先的粒子物理學研究中心。今天,耗資九十億美元興建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簡稱LHC)已經令美國望塵莫及。

最後,當我們評價一個國家的經濟時,我們不能只看其國內生產總值,我們還需要以基尼係數查看富人與窮人的差距。現在沒有教育的基尼指數,但如果有的話,我想美國的教育基尼係數會非常高,美國尖子可以成為邵逸夫獎或諾貝爾獎得主,但在底部的和一般人卻可以非常差。「國際學生評估計劃」(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與「國際數學和科學趨勢研究」(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TIMSS)是兩項權威的考試報告,兩者都表明,歷年來許多國家的小學和初中學生,在科學、數學、閱讀上都超越美國學生。誇耀邵逸夫獎及諾貝爾獎得主,就像為高漲的國內生產總值而驕傲,但忽略了驚人的基尼係數。

這篇文章絕非要抹黑美國高等教育,但要評估一套教育系統和文化是否值得效法,我們應該將眼光放在邵逸夫獎和諾貝爾獎以外。光輝,會令人眩暈。

2010.10.14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