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的寫作方法

 

 
  • 余創豪

中國學者毛止水曾說:為了客觀地研究一個課題,我們應持無我的態度,但一些美國人卻按照字面地實行「無我」。許多年前我還是一個主修心理學的學生,那時侯我面臨著一些寫功課的困難,因為所有文章必須是「無我」。

一般來說,我們常常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我說」、「我認為」、「我贊成」、「我反對」、「我發現」……,但當時教授劃掉了所有含有「我」的這些句子,他告訴我:根據美國心理學會手冊建立的規則,正確的寫作方式是:「這是假設了」、「這發現了」、「這預測了」、「該研究顯示」、「這些數據顯示」、「這一發現導致的結論是」……,當時我覺得這種寫作形式很笨拙,提及「我」有什麼問題?我就是進行研究人,我就是收集數據的人,沒有我,這項研究本身不能自己運行;沒有我,數據不會自動走進我的電腦,那麼,我為什麼要隱藏自己?

對於這種無我的寫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心理學家路易斯霍夫曼(Louis Hoffman)說:「好作品應試圖避免過於頻繁地使用第一身,因為這很容易使一篇文章顯得作者是自戀,重點放在個人,而不是文章的內容。按照這種觀點,無我是為了表示謙虛。普渡(Purdue)大學線上寫作指導說:「第一身不是經常出現在美國心理學會的出版物,除非作者是一位在該領域贏得了極高可信度的資深學者。」事實上,即使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也避免使用第一人稱,在文章用第一人稱等於間接地宣布自己是個專家,但是,如果讀者不承認你的權威,這將產生更多的抗拒。

累積了多年的寫作經驗後,筆者發現,無我的寫法有另一個心理效應:當談到敏感和有爭議的話題時,無我可以有效地減少異議者對自己的敵意。請比較以下兩組說話:「我發現奧巴馬的醫療改革有十個大問題。」「這研究結果顯示,奧巴馬的醫療改革有十個大問題。」讀了第一句之後,奧巴馬和他的支持者可能會在心中產生一幅圖像:我的手指指向民主黨,但在第二句讀者可能不會強烈地覺得這樣。

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聰明地使用這種無我的做法去說服人,例如在【白板:現代人怎樣剝奪人性】(Blank slate: The modern denial of human nature)一書中,他反對人類生下來只有一個空白的腦袋,人的區別不在於天賦,所有差異是後天教化的結果。但平克不說「我反對這種想法。」相反,他說:「二十五年積累的數據駁斥了這種理論。」這不是「我,平克」反對你,而是「二十五年的數據」反對你。

但假如沒有研究,沒有數據,我只是說出自己的意見,那又怎麼樣呢?美國心理學會寫作手冊不鼓勵使用「我相信」,相反,正規的風格是:「這是作者的信念」(It is the conviction of the author),大家都知道作者便是我,但這兩句話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心理效應。在「我相信」這句,第一個單詞是「我」,這聽起來很霸氣。在第二句英文,「作者」是放在最後,這會令人容易接受一點。

無論如何, 我相信……,不。這是作者的信念:在涉及敏感和有爭議的話題時,應採用無我的寫作風格。請讀者只關注本文的內容,而不是作者。

 

 

 2010.7.29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