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舊電影,有時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烈風與雄獅】(The wind and the lion)和【漁夫的腳蹤】(The shoes of the fisherman)就是兩個好例子。 【烈風與雄獅】由「老牌占士邦」辛康納利領銜主演,但他在這部電影中並不是扮演英國間諜,而是二十世紀初摩洛哥回教教長華遜尼(Raisuni)。這電影的內容大概如下:二十世紀初,西方列強,包括德國、法國、英國,打算控制北非伊斯蘭國家摩洛哥,華遜尼要向西方國家示威,於是乎殺死了一名西方人,並且綁架了一名美國女人和她的兒子,華遜尼向美國勒贖七萬元贖金。美國總統大羅斯福派遣六艘戰艦到摩洛哥,英國亦派出皇家海軍助陣。大羅斯福發表強硬聲明:我要求人質安全,否則華遜尼必死無疑。 大羅斯福認為華遜尼是摩洛哥蘇丹皇的親戚,蘇丹皇可能包庇華遜尼,於是計劃攻擊蘇丹皇,國務卿希斯(John Hay)和其他官員指出這是非法的,大羅斯福反駁:做大事便要將國際法置於一邊,他又說:「世界不會喜愛我們,只會懼怕我們。」最後美國陸戰隊佔領了蘇丹皇宮,國務卿希斯指摘大羅斯福行為瘋狂。 相信讀者已經猜出,為什麼我說這電影令人有似曾相識之感,大羅斯福總統和國務卿希斯的磨擦,不正是小布殊總統與前任國務卿鮑威爾關係的寫照嗎?小布殊總統一口咬定伊拉克與蓋達恐怖組織有聯繫,斷然出兵波斯灣,鮑威爾力勸小布殊不要罔顧國際法,要將事件交予聯合國處理,但最後小布殊我行我素,鮑威爾只有黯然離職。 很多電影都借古諷今,這有什麼稀奇呢?【烈風與雄獅】是一九七五年的電影! 雖然一部分電影情節是基於真實歷史,但重要史實卻受到大幅度修改。第一,電影中的人質是女人,其實真正的人質是男性,第二,當時美國並沒有攻打和佔領摩洛哥皇宮。這些改動是劇情需要,人質變成女人可以為電影增加浪漫色彩,說美國侵略摩洛哥,目的是要作出政治性諷刺,雖然在電影中華遜尼濫殺無辜,符合了現代恐怖分子的定義,但整體來說他仍然被描繪為一個正面的英雄形象,在電影結尾華遜尼致函大羅斯福,華遜尼以教訓的口吻寫道:「你是烈風,我是雄獅,你我之間一點不同,我知道自己在那裏,你知道嗎?」也許他的意思是:我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戰,你清楚嗎?若果我不知道那是一九七五年的舊電影,我會以為這部戲是米高摩爾繼【華氏九一一】之後另一部反布殊之作。 跟著介紹【漁夫的腳蹤】已不需要再賣關子了,【漁夫的腳蹤】於一九六八年面世,主角是安東尼昆飾演的天主教教宗。「漁夫」就是指教宗,相傳第一任羅馬主教是聖伯多祿,聖伯多祿的職業是漁夫。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的:烏克蘭大主教勒高達(Kiril Lakota)受到共產政權逼害,在西伯利亞集中營度過了二十年鐵窗歲月,他被釋放之後到了羅馬,教宗將他封為樞機主教,教宗回到天家之後,勒高達被選為新任教皇,上任之後,勒高達面對嚴峻的國際危機,勒高達義不容辭,以世界精神領袖之身分締造和平,並且宣告要動用教會財產對付貧窮問題。 一九七八年波蘭籍的寶提華被選為教宗,取名為若望保祿二世,這是破天荒之舉,一來他是四百五十年來首位非義大利裔的教宗,而且,他是來自來自共產國家的樞機主教。若望保祿二世在位幾十年,努力鼓吹非暴力革命,反對專制政權,並且致力於對抗社會不公義問題,贏取了全世界的好感。【漁夫的腳蹤】彷彿是若望保祿二世的傳記。 寫了一大堆,到底筆者想要帶出什麼深刻的主題呢?結尾的一段,往往就是畫龍點睛,可是,在這裏我恐怕「點睛」之後,飛龍卻變成了四腳蛇。我並不是要討論小布殊總統的鷹派路線是否跟大羅斯福的大棒子外交政策有什麼相似之處,也不是要分析起用英國明星扮演摩洛哥伊斯蘭教長,是否隱然地表示了白種人優越感,也不是要探索若望保祿二世的神學思想,怎樣受到共產政權迫害的經歷所塑造,亦不是要研究為什麼【烈風與雄獅】和【漁夫的腳蹤】的編導可以預測未來、推論是否他們掌握了歷史發展的脈絡。我的結論很簡單:電影就是電影!就是電影!試想像,假若一千年後很多歷史檔案殘缺不全,未來人們只知道【烈風與雄獅】和【漁夫的腳蹤】拍攝時間大概是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也許,某些喜歡以什麼什麼主義追求深度分析的評論家,會將大羅斯福和小布殊聯想起來,華遜尼彷彿就是賓拉丹,勒高達是若望保祿二世的化身,某個電影中的人物或者東西變成某某主義的象徵,某個情節化為某個歷史事件的投射,電影就是電影!就是電影! 2005.10.27
Navig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