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創豪 美國是一個科技發達的國家,科幻小說、電視、電影亦十分流行,例如霍氏﹙Fox﹚電視的皇牌科幻片集【X檔案】和有幾個版本的【星空奇遇記】﹙Star
Trek﹚,都是歷久不衰,美國廣播公司﹙ABC﹚也有一個相當受歡迎的科幻劇集,名叫
Psi Factor。 雖然科幻文化的東西好像脫離現實,但是有時他們的象徵和比喻卻指向現實。昨晚我觀看一集
Psi Factor,論橋段它只是平平無奇,可是,其荒誕的內容,卻好像是反映著荒謬的人生。那片集講述一個外星人探訪地球,美國軍方認為這件事會引起公眾恐慌,所以設法保密,甚至不惜殺死那外星人;另一方面,一個新興教派卻十分崇拜外星人的奇異力量,甚至尊她為神,希望將她來臨世界的「福音」傳揚予全世界。那外星人當然受不了這兩種極端的態度,於是離開地球。
其實,「外星人」這名詞,可以用「新科技」、「新媒介」、「新思想」、「新制度」代替,軍方是「保守份子」,教派則是「激進份子」。
工業革命之後,機器漸漸取代人力,有些工人破壞機器,有些思想家卻高呼物質文明侵蝕精神文明,英國科幻小說家威爾斯﹙H.
G. Wells)
甚至預測未來人類會變成不會思想的行屍走肉;另一方面,有人卻憧憬著機械文明帶來無窮的進步,有人甚至預言未來因為自動化,人類空閒時間越來越多,怎樣處理閒暇是一個問題。
當人們開鑿穿山隧道讓火車通過時,反對者認為乘客會在隧道裡面缺氧而死;汽車面世後,有人擔心駕車人士的心臟無法負荷高速行車;但是,鐵路大王雲德標﹙Vanderbilt﹚和汽車大王福特﹙Ford﹚,卻把火車運輸和汽車交通變成美國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一八三零年代法國人發明攝影,一些攝影師嘗試以這種新媒介創作藝術,可是一般人都不接受,認為傳統的油畫才是真正藝術。直至一八五九年,法國政府終於在攝影師多年不斷施壓下低頭,容許相片跟油畫一起在畫廊展覽。現在不少藝術家已經接受攝影是一種藝術,可是,太陽底下無新事,當數位相機、掃瞄器和繪圖軟件漸漸流行時,人們又質疑那些採用電腦製作的產品是否藝術。無論如何,不少藝術家仍然樂於引進高科技於創作過程中。
除了對於藝術有影響外,電腦科技,特別是互聯網,對教育也產生了極大衝激。對電腦教學,懷疑者和擁護者都大有人在,現在美國很多大學斥巨資推動網路教學及研究,一些看來與互聯網沒有多大關係的科目,如英文、心理學、社會學,都要在萬維網的教學和研究裡面分一杯羹。但是網路教學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卻受到一些學生和教授反對,他們擔心這樣會造成網路擠塞,而教師會花費太多時間維修網頁,學生會減少上課時間和跟人研討的機會……。
歷史真的不斷重複,在基因工程科技成熟之後,美國農場大量採用基因工程去改良食物,但是歐洲人卻杯葛基因改良食物,高舉天然糧食的好處……。再舉例下去,恐怕我再多寫十頁也寫不完。
當人類分開派別而互相吵鬧時,外星人可以置身事外而悄然引退,可惜,「新科技」、「新媒介」、「新思想」、「新制度」,並非是有意識和獨立意志的生命,他們只有受人類爭奪和擺佈。也許,Psi Factor 的編劇無意在片集裡面引申以上的意思,無論如何,我還是有那麼豐富的聯想,那麼索性寫下來賺一點稿費吧! 1999.11.29
|
Essay Menu
|
Main men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