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遠像宏觀:
 

鐳射手術後的煩惱

 

余創豪


兩個星期前,筆者接受了鐳射視力矯正手術,可是,手術並不算成功,現在我只有 20/30 的視力,而不是理想中的 20/20。雖然我現在不戴眼鏡也可以駕駛汽車,但最煩惱的問題是:矯正了近視之後,觀看近距離的東西卻反而成為重大問題。

如果將書本放在兩三呎以外,我可以看到書本上的小字,但近在眼前的話,卻一片模糊。有一種手術名叫「單視」(Monovision),在理論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將一隻眼改良到可以觀看遠處的東西,另一隻眼則用來看近的景象。不過,筆者的左眼比右眼差很多,恐怕左眼遠近都不能勝任,所以沒有考慮「單視」。

起初筆者以為將書籍放遠一點閱讀也沒有關係,後來才發覺,若這樣做的話,只是讀幾個字還可以,長時間讀書卻並不可行,為什麼呢?就用攝影機的長焦距鏡頭來作為比喻吧!即使攝影師以長鏡拍攝到幾百米以外的物體,但輕微的手部震盪都會令到畫面模糊不清,除非使用三腳架令攝影機穩定下來。於是乎,筆者嘗試種種其他辦法,例如採用老花眼鏡、放大鏡,但讀書十幾分鐘之後便覺得頭痛,若把書水平地放在桌上,字體經過放大後有點變形,但拿起書卻會產生震盪。

英諺有云:「需要是發明之母。」(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經過了兩個星期的折騰之後,筆者終於想出了一個方法:就好像三腳架定住了攝影機一般,我將書籍或者文件垂直地放在曲譜架上。經過實驗之後,筆者感覺到讀書舒服很多,再沒有頭痛目眩。曾經有人看見了曲譜架之後問我:「你演奏什麼樂器?」我笑說:「二胡,我是盲炳。」

這「能遠不能近」的問題,令我聯想起一九六二年古巴飛彈危機的一段趣聞:話說當年,蘇聯在古巴部署了射程可以覆蓋大部分美國城市的核子飛彈,甘迺迪總統大為震驚,於是傳召六星上將艾生蠔商量對策,甘迺迪對艾生蠔說:「古巴距離美國本土只有九十英里,威脅已經臨近後門,你可以對古巴作出反恐嚇嗎?」艾生蠔乾咳幾聲,跟著說:「我們在內華達州、亞歷桑那州有幾十個飛彈基地,全部配備了米格頓級多彈頭核子越洲飛彈,這些飛彈可以攻擊蘇聯任何目標。」甘迺迪滿意地微笑,艾生蠔繼續說:「此外,我們在土耳其部署了中程飛彈,莫斯科在射程範圍之內。」甘迺迪忍不住大叫:「幹得好!」他追問:「那麼,在九十里外的古巴呢?」艾生蠔臉色尷尬地回答:「由冷戰開始,我們都是以遠在天邊的蘇聯為假想敵,若果我們將核子飛彈部署在佛羅里達州,他們只可以射去阿根廷或者南極。我們要將飛彈搬去夏威夷或者阿拉斯加,才可以瞄準古巴。」

我的哲學細胞又忍不住活躍起來,現在要發表偉論了:其實,人生中充滿著種種能遠不能近、能高不能低、能大不能小的荒謬矛盾。舉例說,在一九七零至八零年代,日本汽車和家庭電器橫掃美國市場,美國能夠製造出最精良的太空穿梭機引擎,但汽車引擎卻不如日本;美國高等教育傲視全球,哈佛、耶魯、史丹福 都是令學子嚮往的一流學府,歷年來美國研究人員都在諾貝爾獎中間榜上有名,但是,美國的中小學教育卻一團糟糕;還有,一些思想複雜的哲學教授、心理學家,卻可能不懂得做人處世的基本道理。

從今之後,筆者只有遠像宏觀,而沒有咫尺之貌,但既來之,則安之,人生與世界就是充滿缺陷與矛盾。

 

2007.8.23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