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創豪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借助佛經裡面八種人物,去戮破世間「名相」的荒謬,在故事裡面,丐幫幫主喬峰一生扶宋反遼,最後竟然發現自己是遼人。有人主張天下本為一家,何必區分漢人、胡人,或者黑人、白人,即使名稱不同、形貌有異,裡面無非是人,名相名相,何其弄人!

可是,我真的可以完全擺脫名相嗎?曾幾何時,我以為自己真的那麼灑脫。從前我在鳳凰城參加華人宣道教會,自從宣道會的前任牧師離職後,該會一直聘請不到新牧師,會務發展遇上很多困難,會友人數逐漸減少,而且該會沒有自己的堂址,只是租借別人地方聚會,會友雖然努力奉獻,款項仍然不足夠購地建堂。我建議:「浸信會的教堂那麼寬敞,即使全部宣道會的會友去浸信會聚會,那裡還有空位賸出來。那麼乾脆兩者合併吧!這樣可以節省聘請牧師和興建教堂的金錢。」有人反駁:「浸信會和宣道會的神學立場有些不同。」我笑說:「如果你問會友,浸信會和宣道會的神學立場有什麼不同,有幾多人能夠答出?誰知道什麼是奧古斯丁『原罪論』、加爾文『預定論』、巴特『新正統主義』?何不乾脆合併起來,取名浸宣會、或者宣浸會、半宣半浸會、不浸不宣會?」我的意見當然沒有被採納,後來我自己一人轉去參加浸信教會。

然而,最近發生一件事情,我開始省覺到自己並不是先前想像般瀟灑。在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後,亞歷桑拿州立大學的三個臺灣學生組織聯合起來發起籌款賑災,可是,因為名義問題,卻引起了一場爭論。其中一個學生組織宣稱這次籌款活動是由「中國臺灣學生」發起,有些人表示不滿意,因為這名稱可能帶來混淆,以為中國大陸的學生有份參與。我想:其實籌款是出自中國大陸人、臺灣人、香港人、或者美國人,又有什麼打緊,最重要的是臺灣得到幫助。正當自己想作出批評時,猛然想起自己何嘗不是在其他事情上,對「中國」這名字抱著同樣的態度?

眾所周知,美國人對於亞州事務的認識有限,雖然自我介紹時我常常表明自己是香港人,但是美國人介紹我給他人時,總是說我來自中國,我必更正:「不是,我來自香港。」在一九九七前,這更正還算理直氣壯,因為那時香港受英國統治,不是中國的一部份。但是,在九七之後,為什麼還要分開香港和中國呢?撫心自問,我心中的中國,只是遙遠的儒家文化、詩詞歌賦,卻不是落實的中國政治社會。。

唉!莫怪人家有漢胡之分、黑白之異、浸信宣道之派別、中國臺灣之對立,自己何嘗不是介意「香港」與「中國」之名相?

1999.10.23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