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偉大設計?

余創豪


英國數學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是受舉世敬重的科學家,最近他與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倫納德姆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合著的新書【偉大設計】(Grand Design),引起了大眾媒體的高度關注,因為他們在書中宣稱:宇宙從純物理過程中出現,它不需要上帝設計。

這本書充滿幽默感和流暢的文筆,把枯燥的話題變成為十分有趣,然而,其反對神創造宇宙的核心論點卻並不是新鮮的。作者說,表面看來地球是一個適居帶(Goldilocks Zone),如果太陽質量稍為大一點,地球將比金星還熱;如果太陽小一點,地球會比火星冷。每一個條件好像是為地球上的生命而精心微調(fine-tune),宗教界人士利用這些現象去論証宇宙必須有一個設計師。

霍金和姆羅迪諾回顧科學歷史去發展其反論據,他們涵蓋了畢達哥拉斯、笛卡兒、伽利略、法拉第、麥克斯韋、克卜勒、牛頓、拉普拉斯、愛因斯坦、海森堡。他們說,所有以前的物理學理論假設了單一的宇宙歷史,但是量子力學面世後,這便改變過來。他們的依據來自諾貝爾獎得主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根據費曼所說,宇宙不是只有單一的歷史,而是無數版本的宇宙同時存在。

於是乎,這引發出多元宇宙的概念(multiverse):如果有多個宇宙,而每個宇宙具有不同的物理規律,那麼當中總會有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讓我用一個自己的比喻:如果一個攝影師用開動機關槍的方式操作相機,拍了數以千計的照片之後,那麼總會有一張構圖完美、色彩和諧的沙龍照片。因此,多元宇宙的概念可以解釋好像是精心微調的物理定律,我們不需要一個造物主。

老實說,我不懂高深的物理知識,所以沒有資格挑戰霍金和姆羅迪諾,在這篇文章我只是提出問題。他們以物理解釋我們周圍的世界,毫不奇怪,他們也認為我們的心理過程無非物理過程,所謂的自由意志,是我們大腦物理屬性的結果。霍金和姆羅迪諾敦促我們通過量子力學去了解物質世界,量子力學不認同所有事情是預先受規律確定的,相反,物理事件基於概率,在量子力學中,我們的宇宙像海浪般自由地、瘋狂地跳舞。這使我大惑不解,他們在物理學中的概率觀,是否不符合他們在心理學中質疑自由意志的觀點呢?事實上,作者說我們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理論。

根據海森堡的物理學原理,作者指出:當我們觀察和測量物理過程時(如粒子的速度和位置),我們已經干預和改變這一進程。因此,我們在觀察中創造了歷史、改變了現實,他們稱此為「依附模型的現實主義」(model dependent realism),這意味著我們的大腦解釋投入感官的資訊,從而建立認識世界的模式。但是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方法,每個模型可能使用不同的基本概念,如果兩個物理模型都可以準確地預測相同的事件,我們不能說其中一個比另外一個更真實,相反,我們可以自由地使用任何最方便的模式。

那麼,除了物理學理論外,我們能否選擇基督教模型來解釋宇宙的起源呢?我們能否說多元宇宙模型比神創論更真實呢?

2010.9.20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