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以源自非生命嗎?

余創豪


最近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舉行了兩次專題討論會,題目為【大辯論】,出席者都是頂尖兒的科學家。第一輪辯論是關於道德的基礎,第二輪是關於什麼是生命。其實,充其量這兩次只算是小辯,而不是大辯,因為在主線上大多數發言者都同意對方,爭議性的意見只會偶爾出現。

在稍爭議性的意見中,我最欣賞宇宙學家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在第二輪討論會的發言,戴維斯說:「進化論只是解釋了物種如何演變,但它沒有解釋生命起源,它沒有告訴你非生命怎樣產生生命。」

物理學家克勞斯(Lawrence Krauss)對宗教抱批判態度,在講座中他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預言:「在十年到二十年內,電腦可能發展成具有自我意識。」我明白他這樣說的含義是什麼,直到目前為止,電腦還不夠聰明到可以被列為生命,但如果有一天電腦具有自我意識,從而有資格成為生命,那麼戴維斯提出的難題便會迎刃而解:生命可以來自非生命。

電腦工程教授喬治布托斯奧Giorgio Buttazzo在另一個埸合中給予一個更清楚的解釋:「如果我們相信人的意識是從上帝而來,那麼顯然沒有人造系統能夠發展出自我意識。相反,如果我們認為人的意識是在複雜的大腦下一種神經網絡的自發狀態,那麼很可能人為而又有自我意識的生命形式會出現。」

然而,有資格成為自覺的智能生命,表現得有智慧是不足夠的,這台電腦必須明白到、意識到它在做什麼。例如在一九九七年一部名為深藍的電腦,擊敗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然而,深藍並不理解國際象棋,它只是依從一些預先由國際象棋專家制定的規則,去運算最佳戰略。

以上的問題牽涉到電腦科學和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原則上我沒有專業知識來判斷究竟克勞斯的預測會否成真,在這篇文章中,我只是以資料分析師的身分去表達門外漢的觀點。在過去,資料分析是統計分析的同義詞,因為大多數資料是數據而已。但今天的資料還包括了大量文字,為了配合這趨勢,文本開礦(Text mining)漸漸被廣泛地應用。文本開礦軟件可以讀取文件,跟著把詞組分類,然後歸納出共同的主題。文本開礦是基於計算語言學(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和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兩者都是人工智能的分支。為了正確地把文字分類,文本開礦軟件必須有如一個聰明的讀者,從而可以了解上文下理,例如單字「book」在「He books a ticket」這句子和在「He read a book」有完全不同的含義。然而,在我的經驗中,文本開礦的準確性仍是一個疑問,很多時候,必須派遣一個真人去檢查分類結果和糾正錯誤。我真懷疑在不久將來人工智能否接近真人的智能,更遑論發展出自覺。

新無神論者斷言科學比宗教優勝,因為科學可以驗證預測。「電腦會在十年至二十年內發展出自我意識。」不錯,預測是可以被科學核證的。我會等到二零二一年和二零三一年,看看會否爆發人工智能的大突破。如果克勞斯的預測變成現實,那麼我們可以說:生活能夠源自非生命 。

2011.2.14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