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己?

余創豪


心理學家約翰安得臣(John Anderson)畢生精研人的認知心理,他把人比作一部電腦,認為了解人的思想過程,就如剖析一台電腦的內部運作過程般。

可是,電腦不但沒有感情及人性的軟弱,電腦更不會運算自己資料以外的東西。人比電腦卻複雜許多,因為人常常追求自己所在世界以外的東西。

攝影家候活威斯頓(Edward Weston)說:「在藝術攝影中,一張石頭的照片是看似一塊石頭,但比石頭多了一點東西。」藝術家的世界,就是在這物質世界之上再造多一點東西。

宗教及哲學也同樣是尋求超越這個世界而到達另一個境界。哲學家康德(Imannual Kant)窮經白首,也無非是問一個問題:以人有限的理性,到底我們可以知道什麼?我們又可以希望得到什麼?

在美國的科幻片中,常有一些電子機械人和電腦,不滿自己只有邏輯的思維,而竭力追求成為人的樣式,例如在「新一代星空奇遇」(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中的機械人「地它」(Data 和在「星艦迷航記」(Star Trek: The Voyager)裡由電腦立體影像系統投射而來的醫生,可是那些機器及電腦所表現的仿人舉止,在人眼中只是詼諧而矣。

有時我想及自己和一些在藝術、哲學和宗教中喋喋不休的朋友,我質疑我們所做看似超凡脫俗的東西,其實是不是像那些想超越自己的電腦和機械人般,在另一境界之智慧者的目中,都只是傻兮兮呢?

最精良的電腦跟我「談情」,也無非是重複執行早已編好的程式,它又怎會明白情是何物。同理,世間最聰明的哲學家,也是擺脫不了自身的限制,也可能只是一隻井底之蛙,是地洞中一條盲目的蚯蚓。電腦是美國人的驕傲,但每當我看到電腦,便想到自己應當謙卑下來。

今天我嘲弄「地它」和「醫生」,但在宇宙深處、終極境界,誰又在訕笑我呢?

1992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