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方合作是順理成章的。相反,美國在東盟似乎沒有取得任何具體成果,美國副總統
賀錦麗除了重申美國在該地區的防禦和威懾承諾外,還宣布了在華盛頓建立首個「美國‧
東盟中心」的計劃,但僅此而已!
《華盛頓郵報》 是美國媒體,不過,這篇評論並沒有「老黃賣瓜,自賣自誇」,而是
公正地批評自己政府的外交政策;最近中日因著日本排放核廢水而發生磨擦,由於日本人
受到中國人的電話和其他滋擾,故此日本反中情緒高漲,但無論如何,《日經新聞》 對東
盟峰會的評論並沒有受到情緒左右。故此,筆者認為這兩篇文章都很有參考價值。
之前,摩根大通、巴克莱、瑞銀
等都調降了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
測,摩根大通將中國今年國內生產總
值的預測從 6.4%大幅下調至 4.8%,
巴克莱則下調了 0.4%,降至 4.5%,
而瑞銀將預測調降至 4.8%。有鑑於
中國經濟下滑,《華盛頓郵報》認為
若果拜登出席東盟峰會,他將會在外
交上取得輕而易舉的勝利。但筆者認
為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推想。
平心而論,中國對基建的支援確實遠勝美國,雅萬高鐵於 2015 年開始修建,全長
143 公里,雅萬高鐵在九月八日舉行通車儀式,十月正式啟用,屆時兩座城市之間的旅行
時間將由現在的三小時縮短到約四十分鐘。反觀美國,2008 年,加州計劃興建美國第一
條高鐵,準備連接洛杉磯和三藩市,這條高鐵原定於 2028 年洛杉磯奧運時通車,但後來
不斷地追加成本,工程進度一拖再拖,承諾兌現的日子遙遙無期。由洛杉磯開車到三藩市
需要六、七個小時,我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自己是否繼續要承受這種不方便。
在 G20 峰會期間,美國、歐盟、印度、中東國家宣布,將會攜手建立「印度‧中東‧
歐洲經濟走廊」, 採用船運與鐵路為跨國連結,看來是要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 然
而,美國在鐵路和其他基設上能夠作出幾多貢獻,實在是一個疑問。中國填補了美國拱手
讓出的真空,相信在未來兩者的博弈仍然是一場拉鋸戰。
2023 年 9 月 9 日
原載於香港《時代論壇》
圖片一來源:Oscar Siagian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