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可以,中國人也可以!
年少時,自己讀過不少批評中國人性格的書籍,例如柏楊之【醜陋的中國人】、孫隆基之【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我不免為中國人的劣根性而汗顏,但是年行漸長時,看法有點不一樣。 此外,很多論者以日本人的優點來對比中國人的弱點,但是他們往往沒有留意到兩件事實:第一,日本文化脫胎自中華文化,在中國唐朝時,日本派出「遣唐使」
到中國學習中國文化,日本的文字、文學、建築、醫學、武術、茶道、政制……,都曾經以中國為濫觴。如果說日本文化有其優越性,難道中華文化沒有一定價值嗎?第二,其實很多受人垢病的中國人劣根性,一樣可以在日本人身上看到。 許多人批評中國人固步自封,不肯接受新事物,例如北宋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中國人仍然保留雕板印刷,結果活字印刷術反而由西方人光而大之,雕板印刷是將整頁字固定的刻在印版上,而活字印刷,則是鑄造個別字體,在排版時才將字模放在一起,由於字模可以靈活排列和重新使用,所以稱為活字。一九九九年美國「藝術與娛樂」﹙Art
and Entertainment﹚電視台評選過去一千年裡面最有影響力的一百人,排在榜首者,是使用活字印刷術令知識廣傳的德國人吉庭堡﹙Gutenberg﹚,假若中國人珍惜這偉大發明,成為千禧之最者可能是畢昇而非吉庭堡。其實,在日本幕府時代,日本人亦先後由中國和西方學習了活字印刷術,可是跟中國人一樣,在以後幾百年,日本人繼續使用雕板印刷、不思進取。 又如有人批評中國人發明火藥,但是沒有繼續發展槍砲,結果受制於西方人的船堅砲利。曾幾何時,日本人在武器運用上也是遲緩,荷蘭軍隊在十六世紀末期才發明打仗時使用槍陣,所謂槍陣,就是前排士兵開火時,後排士兵上子彈,跟著倒轉過來。日本人比荷蘭人早二十年研究槍陣,可是只淺嘗即止,於是武器和戰術遠遠被西方拋離,直至美國培里司令率領戰艦進入日本示威,日本人才知道自己軍械不如人,被迫結束其與中國相似的鎖國政策。 有人會反駁:這些日本人的弱點是陳年舊事。然而,他們有些和中國人相似的弱點,今天仍十分普遍,眾所周知,日本人愛面子、死不認錯的性格,常見於其對南京大屠殺、慰安婦之否認。可是,除了第二次大戰外,不少日本人對之前的軍國主義歷史仍然沒有半點反省、絲毫悔意。以甲午戰爭為例,日本人寫的【日本三大將領】一書,仍然對日本戰勝清朝的「彪炳戰績」誇誇而談;日俄戰爭是另一個例子,
在一九零四年日本戰勝俄羅斯後,美國鑒於日本野心勃勃,於是幫助中國來制肘日本,當代日本政治經濟分析家宮崎正弘卻批評美國的外交政策,他說:「從培里到日本以來,美國人一貫重視中國,而在內心深處一貫地蔑視日本。」他沒有反省美國這樣對待日本,是因為日本從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表現出虎狼之心。 正如上面說過,日本文化脫胎自中華文化,它一樣有中華文化種種的優點與弱點。舉出上面幾個例子之目的,不是說「中國人不算差,日本人還差,那麼我們不需要改善了」,我只是指出:即使日本人承擔著沉重的文化包袱,即使他們受著跟中國人同樣的劣根性限制,他們仍然可以創造出震燦世界的文明。日本人可以,中國人為什麼不可以?
2001. 2.3
Navig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