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中國古典文化

 

 

余創豪

 

 

政治能與文學歷史分離嗎?

在北京舉行奧運會之際,不少人強調政治與體育分離,可是,在現實中當前政治議程往往出現在許多本來與政治沒有重大關係的地方,舉例說,許多中國大陸文史學家推動中國古典文化,並不單純為了弘揚文學之美、歷史之真,以下是一些中國學者對於文學和歷史教育的看法:

「當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迫在眉睫。結合中國古典文學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首先應將愛國主義教育點滴滲透到教學中,使愛國主義思想和課堂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古詩詞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具有「桃李不言」的特點,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感染與勵志。」

「在中學歷史教育中堅持不懈地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以上用黑體字的強調為筆者所加)

【石壕吏】表現愛國主義嗎?

筆者瀏覽中國大陸出版的文史哲典籍、或者觀賞講座、紀錄片,有時不禁錯愕不已。例如一位中國內地的文學家,以別開生面的角度解釋杜甫名作【三吏】之一的【石壕吏】。在「安史之亂」高峰期,郭子儀領導六十萬大軍在鄴城與史思明的軍隊會戰,但遭受挫敗,為了填補損折的兵員,郭子儀便在洛陽到潼關兩地之間拉夫。那時候,杜甫剛由洛陽經過潼關,目睹人民的苦況,便寫下了經典的【三吏】、【三別】。

【石壕吏】中有這幾句:「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意思是:老夫人雖然體力衰竭,但願意跟隨來到拉夫的官吏前赴河陽的戰場,為軍隊煮飯。那文學家認為老婦人認同郭子儀領導的戰爭是一場正義之戰,所以不辭勞苦連夜趕緊腳步去支援國家的軍隊,這幾句詩表現出愛國主義的精神。

其實,這首詩描述老婦人的丈夫在官吏來到之前已經爬牆跑掉,此外,他兩個兒子亦戰死沙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迎。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若果這家人出於愛國主義而願意支持這場正義之戰,老公公又何必逃跑呢?而且,只要參考【三別】和【三吏】另外的兩首詩,不難發現杜甫的一貫主題是描寫民間疾苦,而不是歌頌愛國主義、正義之戰。

康熙攻台完成了民族大義、統一大業嗎?

還有,一位撰寫清史的中國內地學者認為:康熙收復台灣、統一國家,是「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很多其他作者亦高舉康熙的「民族大義、統一大業」。我不是史學家,但驟眼看來卻感到好像有點不對勁,清初並沒有民意調查,作者又怎會知道當時兩岸人民支持康熙的統一大業呢?

更重要者,現存的資料披露,康熙攻打台灣並不是為了恢復主權或者維護領土完整。在一六六二、一六六三年荷蘭人先後兩次向滿清政府請纓,願意協攻台灣,開出的條件是勝利之後台灣歸荷蘭擁有,在談判還在進行中,清政府已經接受了荷蘭這「外國勢力的干預」,荷蘭人在一六六三、一六六四年兩度與清軍並肩作戰、攻打台灣。十七世紀時漢人還未承認滿族是中華民族之一員,滿清人加上荷蘭人對台動武,很難想像會得到台灣人民的歡迎。一六七八年,閩浙總督姚啟聖奏請康熙,以荷蘭軍隊為先頭部隊去進攻台灣的外島,跟著聯手直搗台灣本島,事成之後荷蘭可以得到台灣,康熙原則上同意,並且派人與荷蘭人商討合作細節,但後來因為荷蘭人提出的條件太苛刻而作罷。試想像,倘若今天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提出與日軍聯合攻台,成功之後台灣由日本治理,我相信沒有人會認為這是什麼「民族大義、統一大業」。

康熙獨力攻克台灣之後,計劃把所有台灣居民遷徙回內地,他認為:「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後來施琅再三游說康熙,他才改變政策。簡單地說,康熙的目標只是剷除一個威脅自己的軍事集團,而不是恢復台灣主權,完成統一大業。

結語

限於篇幅,請恕我無法繼續討論其他例子。通過文學歷史和其他途徑,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進行點滴滲透之後,現在許多中國年青人都不知不覺地培養起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可是,每當筆者看到熱血青年搖旗吶喊時,心中不禁百感交集。到底,什麼是愛國呢?什麼是「愛」呢?【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對「愛」有極其動人的描寫,其中一句是:愛是「只喜歡真理。」我相信,「愛」的基礎必須是「真」。

2008.8.20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