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獨立日假期,我和內子想遊覽一些別具情趣而遊人又不過於稠密的地方,位於美國猶他州雪松平台(Cedar
Mesa)的塌頂廢墟(Falling
Roof Ruin)便成為了我們此行的目的地之一。這古老廢墟原本是由一個名叫阿納薩齊(Anasazi)的印第安部落在懸崖興建的住宅,因為它被公認為罕有的藝術品,所以已經成為了雪松平台的圖標。但它並不是一個如埃及金字塔或者中國紫禁城般的宏偉建築,它的美是自然衰竭過程的結果,在經年累月的風化之下,該建築物的屋頂脫落,於是乎深層的岩石暴露出來,展現了一幅豐富多彩的「抽像畫」。
不過,該地點隱藏在一個峽谷中,非常難找。塌頂廢墟是由一個稱為土地管理局的聯邦機構管理,這個地方開放給公眾,土地管理局向每名行山人士收取兩美元。出發之前,我聯絡土地管理局以詢問指引,其答覆是:「我很抱歉地通知您,作為一個聯邦僱員,我有發放資訊的限制,我不可以給公眾提供一些較不著名的古蹟之資訊,如塌頂廢墟,我不能給你詳細的指示或提供坐標,這些準則是由美國國會在國家歷史保護法中建立的,這法律之目的是保存文化資源,我會建議你嘗試搜索網頁或旅遊指南。」
閱讀電子郵件之後,我大笑起來,跟著到互聯網尋找塌頂廢墟的全球定位系統坐標。不熟悉美國文化的人,可能會被這答覆困惑,甚至會被激怒。如果國會要保護廢墟,為什麼他們不索性在古蹟四周樹立圍欄,禁止任何人進入?如果政府希望市民欣賞到古蹟和學習美洲土著文化,為什麼他們不向遊客提供詳細的指引?通常這類矛盾政策是不同觀點和不同利益妥協下的產物,最近激烈地辯論的反非法移民措施是另一個典型例子,一方面,美國具有嚴厲的法律,以打擊非法移民,但另一方面,某些教育和保健的福利卻又惠及非法移民。在整個美國歷史中,這種半途涼亭、非驢非馬、不湯不水、自相矛盾的政策,可謂俯拾皆是,美國捲入越南戰爭便是另一個例子。
從互聯網上收集了有關塌頂廢墟的信息之後,我和妻子租了一輛四輪驅動運動型多功能車,跟著開車到雪松平台。廢墟外面有一個自費站,交費後,我們開車走了一段泥路,終於來到了山徑的開頭。我們遵循全球定位系統的指導前進,但在某一點上我們碰到一個陡峭的峽谷,唯一向前邁進的辦法是跳下約八英尺。當我準備跳躍時,內子問我:「跳下去之後,你怎麼可以上回來?」女性做事果然比較細心,於是我放棄了跳下去的主意。其後我們試圖尋找另一個途徑,大約一個小時後,我發現了一個通向峽谷底部的山坡,我走下斜坡,妻子則決定留在峽谷之上,若發生什麼情況,她可以走出去請別人幫忙。
步道長度僅零點六英里,但即使我有一個全球定位系統,我花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才找到塌頂廢墟。很多時候,步道突然消失,看上去就像我進入了死胡同。幸運的是,以前一些旅行者留下了記號,使我能找到隱藏的路線。我無法描述發現廢墟時我是何等歡欣若狂,在廢墟中拍照的最佳時間大約是上午的中段,因為那時候陽光沒有直接照射到古蹟,光線反差不高,我來到廢墟時正好是上午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