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 會 |
余 |
剛到達波士頓,我馬上對太太說:「我們參加茶會吧!」太太摸不著頭腦,說:「什麼茶會?」
我抓到一個表現自己歷史知識的機會,於是得意洋洋地向太太解釋:「在一七七三年,美洲殖民與英國政府衝突加深,一些波士頓居民走上三艘英國商船,把所有茶葉扔入港口中,整個港口染得一片棕紅,史稱波士頓茶會﹙Boston
tea party﹚,這茶會與其它英美衝突,導致一七七六年的美國獨立革命。這裡有一個博覽館,位於一艘古商船上面,而且裡面真的有茶水供應。我們去參觀那歷史名勝,好不好?」
經過九曲十三彎,我們終於來到波士頓港口,遠遠已經望見一艘十八世紀的英國木船。我雀躍地讚嘆:「想不到過了幾百年,這艘船仍然保存得那麼完整。」
買票登船後,第一個展覽令我再次嘩然驚嘆:原來這艘船只是一個仿製品!這是在一九七三年為了波士頓茶會二百週年紀念,特別由英國開駛過來美國的仿製品。太太有一點失望之情,我嘗試補救:「這仿製品也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英美當年勢成水火,波士頓茶會是英國人的恥辱,但是英國人仍然有胸襟參與波士頓茶會二百週年紀念,這艘船也有一點意義,值得一看。」
話雖如此,既然這不是真品,我也無心觀看木船,只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展覽廳,展覽介紹關於波士頓茶會和美國革命的歷史:十八世紀時,英國政府給予東印度
公司壟斷美國茶葉市場的特權,東印度公司開天殺價,不滿的美國商人,便從荷蘭進口黑市茶葉。在一七七三年,英國政府通過「茶葉法案」,准許東印度公司無需繳稅,直接在美國銷售茶葉,當滿載茶葉的英國商船進入波士頓港口時,波士頓人拒絕茶葉上岸,後來一群波士頓居民在撒母耳.亞當斯﹙Samuel
Adams﹚ 帶領下,把船上所有茶葉倒進水中。 在波士頓茶會之前三年,發生過另一次英美衝突。一些波士頓人不滿英國政府向美洲殖民徵取軍餉而暴動,英國軍隊向示威者開火,造成五死六傷,史稱波士頓「大」屠殺。在波士頓茶會之後,英美在萊盛頓(Lexington)發生武裝衝突,英軍殺了八名美洲殖民。
我的心不禁戚戚然,眉頭因而深鎖,太太好奇地問:「你不是美國人,為什麼看得那麼感動?」我輕抹眼角的淚水,清一清沙啞的喉嚨,輕嘆說:「茶葉又不是必須品,對我來說,茶葉、咖啡、可樂、百事的價錢高低,或者甚至沒有供應,我也不會在乎。茶葉,竟然可以導致革命!在世界每一個角落,在歷史每一個年代,都有千千萬萬人缺乏必要的糧食,甚至餓死,為什麼那些人卻可以逆來順受呢?在波士頓只是死了五個人,但這事件稱為大屠殺,在萊盛頓死了八人,美洲殖民就誓要和英國帝國主義周旋到底。曾幾何時,有些大屠殺的傷亡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但是受害人至今還沒法討回公道。」
太太只好勸道:「你不要那麼激動,過去喝一杯茶、定一定神吧!」展覽廳外面供應熱茶,這些茶葉與當年被倒進海的茶葉相同。我輕輕地呷著香濃的茶,一種與上下四方、古往今來貫通的歷史感,隨著濃茶的熱氣,氤氳圍繞我全身,我舉起茶杯默禱,跟著以奠酒之禮,將茶撒在地板上,我說:「這一杯茶,是獻給千千萬萬在飢荒中餓死者,他們生時可能從未嚐過喝茶的滋味,更遑論為了茶葉而革命。」我再倒另一杯茶,說:「這一杯茶,是獻給千千萬萬大屠殺的死難者,他們仍未暝目,因為劊子手仍然睜大眼睛說謊。」
展覽廳的工作人員不知所措地企望我們離開,以便清潔工人清理地板。
這時已是黃昏,港口一片血紅,刺得我雙眼眯成一線,海風帶來寒意,我本能地蜷縮身體,可是,我的思海仍然澎湃活躍。退潮水有節奏地拍岸,可是,明天海水又會漲回去。難道歷史,就好像潮汐般不斷循環?
2000.2.21
後記: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波士頓茶會和美國獨立革命的關鍵不在茶葉,而是在於人們反對英國向美洲移民課稅,卻優待英國商人,美洲移民所爭取的是公平精神,而不是茶葉這物質。當時發生在波士頓的爭執,可以是關於牛肉、衣服、木材等其他商品,而不一定是茶葉。
有趣的是,當年向美洲進口茶葉的東印度公司,就是後來對中國銷售鴉片的企業。當中國禁制鴉片時,英國在一八四二年向中國發動鴉片戰爭。一些英國歷史學家也用同樣道理為鴉片戰爭辯護,他們稱那一場戰爭為「商務戰爭」或「護權戰爭」,因為英國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商業權益,當時清朝幾乎關閉自守,英國無非想打開一個通商之門,爭執的導火線,可以不是鴉片,而是棉花、咖啡……。
這種高舉「精神」、「原則」,認為物質無關重要的歷史觀,未免將人性太理想化。假若茶葉對美洲移民的生活全無影響,或者中國禁煙不會損害英國的經濟利益,人們會不會為了一些空泛的原則、精神而衝突呢?舉一個誇張的例子,如果英國優惠本土藝術品拍賣公司,賣到美洲的油畫不需繳稅,那些幾十萬元一幅的名畫只有少數經紀和買主,人們會否因此而革命,實在成為疑問。
|
Essay Menu
|
Main men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