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書、中國文化、基督教  

余創豪

現代人許多習以為常的東西,古人卻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觀念,就以書籍為例,現代人有清晰的版權、原作者、編者等觀念,古書則不一樣。

【列子】、【老子】、【莊子】,並列為中國道家三大經典,但現在學術界已有公論,認為【列子】是托古所作的偽書,其成書日期甚晚。魏晉之際中國人崇尚玄學,於是有人託古著書,以弘揚道家學說。

【書經】,亦即是【尚書】,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詩、書、禮、樂、易,合稱【五經】,但是現在流傳的【書經】孰真孰假,亦是充滿爭議性的題目,這就是著名的「今古文之爭」。秦始皇焚書坑儒,【尚書】也難逃此劫。漢初,伏勝單憑記憶將【尚書】默寫下來,輯成【今文尚書】。漢武帝時,在拆毀孔子故居中,發現了先秦文字的【古文尚書】,兩者在內容上有所出入。王莽篡漢時,需要托古改制,於是命人杜撰【古文尚書】二十五篇。

基督教華人學者、【河觴】的作者之一謝選駿先生,對此有感而發:「從【尚書】的成書過程看,國人顯然不把偽造文件看成不體面的罪行,反倒貌似合乎『述而不作,心而好古』的『聖』訓。難怪直到現在,還有人…歪曲史實,欺騙世人。」跟著謝先生提出相反例子:「反觀『聖經』則不然,兩千年來,一字一句,一絲不苟地抄錄、比對。」

其實,平心而論,所謂「偽書」問題,亦見於其他文化,包括基督教文化。例如天主教【聖經】包括了七卷「次經」:【智慧篇】、【德訓篇】、【多俾亞傳】,【瑪加伯上】、【瑪加伯下】、【友弟德傳】、【艾斯德爾補篇】。現代學者都公認這些經典的來歷有問題,例如【智慧篇】相傳是所羅門王所作,但其實作者並非所羅門;【德訓篇】在翻譯和抄寫過程中,有時為了適應時代和環境,譯者會自由意譯,甚至「補充」作者意思;【友弟德傳】記載公元前四世紀的歷史,但是書中的人名、地名卻與歷史地理不符。天主教和基督教【新約聖經】都收錄了據云是保羅所寫的【希伯來書】,但是現在多數學者都認為【希伯來書】只是有人托保羅之名而寫。

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的編輯指出:「這種於人無害,假托古人名義著書立論的方法,在近東文學界中可說是屢見不鮮的。」基督教聖經學者吉寧咸(Susan Gillingham)說:「沒有一本聖經中所謂『書』,可以用現在我們理解的『書』去看:沒有一本經書是出自一人之手,很多時候甚至不是出自一個編者,每一本經書都是高度的組合物,例如【希伯來聖經】頭五卷書(【摩西五經】)是通過七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編纂而成,三大先知書(【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編纂過程歷時二百至四百年。」現代學者認為【摩西五經】至少有四個文本,而不是全部由摩西一人撰寫,【以賽亞書】則可能有三個作者。

正如我在開首提及,以今人的觀念去批評古人,是不公平的做法。在古代,言論是「公共財產」,無論是古代中國文人,還是聖經作者,他們都沒有現代「書」的觀念,對他們來說,借古代名人立說,或者在編輯過程中「補充」古人,並不算是「說謊」、「欺騙」;而且,以「偽書」問題批評中國文化,似乎忽略了這並不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現象。誰可知道,現在看來十分合理、公正的知識產權法律、學會徵引人家著作的規格,在一千年後會不會是歷史笑柄呢?不過,若一千年後有人托余創豪之名而撰寫偽書,那麼我真是三生有幸了!

2003.7.15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