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物理學家倫納德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的父母是納粹對猶太人大屠殺的倖存者,他的父親被囚禁在集中營了一年多,他曾在納粹統治下的祖國波蘭領導抵抗活動。當他母親只有十七歲時,納粹軍隊佔領了她所在的城鎮,德軍逮捕了所有猶太人,兼且任意地處決一些人,但她的母親僥倖地生存下來。在名為【世界觀的戰爭】一書中,曼羅迪諾寫道:「你可能以為我媽媽能逃過一劫,這必有一種屬靈的解釋,其實沒有,生與死只是隨機發生,難道我的母親值得生存而別人該死嗎?」因此,曼羅迪諾獻身予科學,拒絕對任何對世界事物的超自然解釋。
邁克爾·舍默(Michael Shermer)是懷疑論者學會的主席,顧名思義,該學會的使命是要推翻超自然的「傳說」。但舍默曾是一位基督徒,年輕時他在加州一所名叫佩珀(Pepperdine)的基督教大學讀書,他對信仰十分熱誠,以至挨家挨戶去傳福音。但後來他開始懷疑基督教的教義,有一次他的女友在車禍之後癱瘓,在醫院中他誠懇地向上帝祈禱,希望她的女友癒合,結果什麼都沒有發生。最後,他劃下了一個斬釘截鐵的結論:根本沒有神。從那時起,他成為了一個懷疑論者,而不再是一個基督徒。
我很同情曼羅迪諾和舍默,他們的經驗是真實的,他們的痛苦是深入骨髓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我反駁他們的立場,這是有點「不道德的」。我是誰?我是納粹大屠殺下苟延殘喘的猶太人嗎?我或者我所愛的人經驗過半身不遂的痛苦嗎?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說什麼呢?我會引經據典地討論神學或者哲學嗎?我會舉出奧古斯丁或萊布尼茨嗎?你可能會驚訝於我將會說什麼。
很多年前,我看了一部名為【新不了情】的電影,該電影描述賣唱姑娘阿敏悲慘的一生(由袁詠儀飾),阿敏是一位窮苦的女孩,她靠在街頭唱歌維生,但不管她如何努力與命運鬥爭,最後她的骨癌舊病復發,當她躺在醫院裡,馮寶寶唱起【黎明在望】這首歌:「憶起往事,無限唏噓感慨,一生飽受挫敗痛苦歷風霜,未怨命運,有淚自抹乾……往後的歲月,苦痛要做人,歡笑也做人,一生總是有恨有喜、歡欣悲傷、有聚有分、春風秋霜,我必須接受,莫灰心永向前途望。耳畔有聲音,呼喚我名字,願祝福至愛人無恙。」
【新不了情】當然不是一齣基督教電影,這首歌也不包含任何基督教的主題,但我十分喜歡這首歌,因為當中一些歌詞實在是充滿智慧,基本上,作者接受有恨有喜、歡欣悲傷、有聚有分、春風秋霜……是人生正常的循環。似乎世事不是隨機的,相反,它有一種規律性的模式。這首歌的最後一句是:「願祝福至愛人無恙。」看來這有點兒諷刺,在電影結局中阿敏被死神召去。歌名是【黎明在望】,但似乎沒有振疲起弊的晨曦,只有無邊黑暗的深淵。合乎邏輯的結論應該是:人生是殘酷的,事情是隨機發生的,奮鬥像泥牛海般徒然,人生根本沒有希望。
但是,儘管不了之情無法改變陰陽相隔的現實,該電影卻帶出一個不合邏輯的訊息。其實,無論你有沒有宗教信仰,你也可以得到一個不同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