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余創豪君之討論 ──

〈從心理學看護教學〉

■銀狐

  讀過余君的〈從XX學看謢教學〉的一系列文章後(特別是〈從心理學看謢教學〉一文),實在感慨良多。今天的基督徒似乎欠了一種謙恭學習氣量,真的不希望李天命教授所講的封閉系統會成為今天基督徒的寫照。 我們有的時候是不是應該稍為放下一些所謂絕對真理(其實很多時都是某一些神學論理),聽聽他人的意見呢?

  其實,討論時要洞察出對手心裡的動機,然後對正下藥,或是迎頭痛擊,都是一個很好的辯論策略,因為了解對方的動機可以是一致勝的首要條件,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但知彼者,永遠都是心照不宣,然後把他看到的收藏在心裡,慢慢盤算下一著棋是怎麼的走。沒有人會那麼直接了當的把自己所看到的說出來做論點。我們可不能把自己「估」別人的動機來做論點。我們要知道:「了解對手的動機」和「以對手的動機作論證去反駁」是兩回事。而在辯論中,揣測別人的動機,並以此作為論點,便是正正犯了人身攻擊的謬誤。其實,根據語理分析學者所言,一個人的說話動機和他的論點的真確性是沒有關係的,李天命便曾經以一個好心的老婆婆做例子:一個老婆婆出於良好的動機的給自己的孫兒喝符水治病,雖然她的動機是好的,但她的結論卻是錯的。有關人身攻擊謬誤的解釋,大家可以看看《李天命的思考藝術》或余錦波和方子華的《思考常談》。

  余文:遲丁里在《說服心理學》中提出:在自己快要陷入對方設下的難題時,最好直截了當指出他的動機和手法,然後反客為主,擺脫對方的遊戲規則,不去滿足對方的目的。我會對分析哲學家說:「我知道你提出這些兩難問題,目的不是要追尋哲學和宗教上的真理,而是要我陷入兩難困局,來滿足你反對基督教的情緒,和加強你自以為天下無敵的自尊心。我不能接受你這種情緒化、殘人以自逞的辯論方式,既然你是學人,如果要討論的話,我們需要依從美國心理學會、美國統計學會、美國數學協會、美國哲學會……等學術機構定下的規則。」

  首先,若要本人「直截了當指出余君這段文字的動機」,恐怕便真的無能為力了。因為我又不是余君,又從如何從幾篇文章裡得知余君的動機呢?若是單憑我個人的主觀經驗去揣測,那又有甚麼意思呢?若真的要我應用余君的方法回應,便只好硬著頭皮說:「我知道你提出那麼多美國甚麼甚麼學會,無非是想指出美國的學術界比別國優勝,從而提高在美國留學的你的說服力,來滿足你擁護基督教的情緒,和加強你自以為在美國留過學便天下無敵的自尊心,你這樣做都不過是想給自己一個有優勢的地利罷了!既然你是學人,如果要討論的話,我們需要你依從香港公開進修大學定下的規則。(如果有的話)」這樣沒有理據的口舌之爭是沒有意思的。那其實余君所講「指出別人動機的方法」有甚麼實用價值呢?另一方面,手底下見真章的辯論,又何需要有甚麼規則局限發言人的思考空間?(當然,粗言穢語等謾罵便另作別論)。假如甚麼名人學者因為對手的詞鋒銳利而敗倒,那便只好接受現實了。這是沒有藉口可以迴避的。

  再者,余君認為某語理分析家是「情緒化和攻擊性的論者」,但可惜在下讀完全篇文章還是找不到一個例子,那便沒有辦法去分析余君的立論是否正確了。但我看過李天命博士和梁燕城博士的辯論後,郤看到一些今人感到十分惋惜的字句,在此不不贅。有興趣者不妨參看李書頁二一四、二一五和三一九。其實本人也不想翻人舊帳,但實在看不過眼事實的記錄是如此的一面倒的偏袒某甲。

  今次小弟撰寫本文,其實是想提醒一些謢教心切的基督徒,在回應非基督教徒的批評前,應該要好好的看人家的論點,否則只會重滔前人的覆轍。

  敗,本來不是甚麼可恥的事。可恥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敗在同一招之下!

 

(「石頭問題」與宗教哲學專輯迴響,二○○二年一月四日)


相關文章:

從心理學看護教學
回應銀孤(張國棟)
回應銀孤對我的回應
再回余創豪君之討論 ──〈從心理學看護教學〉(銀孤)
再回應銀狐先生
回應白人君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